Workflow
专用化破局!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迈入全自研时代
机器人大讲堂·2025-11-14 18:09

产品发布与市场亮相 - 元化智能研发的全国首个针对骨科手术应用场景完全自主研发的专用机械臂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COA学术大会上正式亮相 [3] - 元化智能刚于上海进博会首发的全球首款"五合一"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在该会议中再次登场 [3] - 多位专家学者对两款产品给予高度赞赏,医师普遍反馈比原来的一体臂用起来更顺畅、更稳定、手感更好,更像人的手臂 [1][3] 行业痛点与技术突破 - 骨科手术机器人发展早期普遍外采工业领域成熟的通用机械臂,存在操作柔顺性、结构刚度、随动性和连贯性不足等问题 [5] - 通用机械臂在精度要求极高的术式中存在瓶颈,以膝关节截骨手术为例,难以兼顾高刚度维持截骨平面稳定与平面内灵活移动的矛盾需求 [5] - 元化智能通过集合国内产学研优势资源,突破高精度零重力补偿技术、柔顺控制技术和触觉反馈技术等关键技术瓶颈 [13] - 公司攻克机械臂操作刚度、触觉反馈、重力补偿、柔顺控制、实时随动等核心技术瓶颈,全面提升国产机器人运动性能、操控体验与手术安全性 [10] 全栈自研与产品优势 - 该机械臂是全国首个针对骨科手术应用场景完全自主研发的专用机械臂,国产化比例达到百分之百,从电机、驱动器到关键零部件均实现国内采购 [6][8] - 底层技术自主掌控让产品能快速响应临床需求,团队在机械臂底层算法中直接嵌入安全边界检测与响应机制,配备高精度编码器和驱动器 [8] - 机械臂搭载高频导航+高频控制的闭环系统,导航仪高频率捕捉移动信号,亚毫米级定位精度的机械臂以高控制频率即时补偿 [10] - 平面限制功能可让摆锯仅在截骨平面内移动,保障截骨过程稳定性与精度,让截骨面趋于平整,避免因精度不足导致的二次截骨或调整 [12] 临床价值与市场前景 -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20%,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2022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突破100万例,且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长 [17] - 年轻骨科医生仅需约10台手术即可掌握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显著缩短学习曲线,降低失误率 [18] - 机器人辅助下的关节置换手术精准度提升,围手术期炎症水平下降,进一步加速患者康复 [18] - 智能化设计大幅减少术中人工干预环节,优化运动轨迹,让医生更专注于手术本身 [18] 研发理念与行业意义 - 元化智能秉持"医工融合"核心逻辑,邀请多位骨科专家深度参与体验与测试,根据临床反馈反复优化细节 [15] - 针对"高刚度+低惯量"核心需求,研发团队通过机械臂构型设计、关节结构优化及驱动方式创新,采用混合驱动方案实现两种特性兼顾 [17] - 产品研发从2020年萌生自研想法,到2023年启动研发,再到2025年即将取证量产,标志着中国手术机器人正加速从集成创新走向原始创新 [20] - 从"使用通用部件"的集成创新转向"定义临床需求"的原始创新,从"通用适配"的妥协走向"专科专用"的精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