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的供应链重组战略 - 公司已指示数千家供应商在2027年前终止与中国的采购关系,以去除中国供应链[4] - 公司致力于提高供应链韧性,推行在生产国就地配套采购的策略[5] - 供应链深度集成,重组需耗时数年而非数月[7][16] 通用在关键领域的布局 - 在芯片领域,公司于2023年2月与美国GlobalFoundries签订长期协议,以减少对亚洲芯片的依赖,并计划减少芯片种类以应对未来需求倍增[9][10][11] - 在电池原料领域,公司2024年10月投资9.5亿美元与加拿大锂美洲公司开发内华达州锂矿,以锁定20年供应,并与嘉能可签署钴采购协议[11][13] - 在稀土领域,公司2021年12月与美国MP材料和德国瓦克合作,计划2024年用本土稀土生产磁体,供应约50万辆电动车,但目前MP材料的加工仍依赖中国[14][15][16] 福特的供应链策略与合作 - 公司纯电车型电池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供应,2023年与宁德时代合作在密歇根州建厂,获得LFP电池技术授权以降低成本[18][19] - 合作项目引起美国监管关注,国会要求调查中资企业参与,公司高管曾赴华盛顿解释合作细节[20][21][22] - 公司同时与北美及盟国供应商如Albemarle、智利SQM签订电池原料供应协议,以满足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本地化要求[24][25] - 在稀土永磁体方面尚无稳定非中国来源,2025年5月曾因短缺导致芝加哥Explorer车型停产[26] 通用与福特在华业务表现 - 通用汽车2023年在华销量约为231万辆,主要由三大合资企业贡献,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近150万辆,但市场份额从疫情前12%-13%下滑至8%-9%[30][32] - 2024年通用在华销量下滑至210万辆[33] - 福特汽车2023年在华销量为49万辆,2024年下降至44万辆,仅占中国市场份额1.6%,但2024年实现了6亿美元盈利,部分得益于中国制造车型出口[35][36][37] - 福特通过停产亏损车型、聚焦高利润产品等策略提升盈利,其对中国市场的策略表述为“更福特,更中国”,而非“在中国,为中国”[38][3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中美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加剧了零部件与关键原料的跨境流动风险,促使全球车企重构供应链[41][44] - 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和时间紧迫的双重挑战,供应链深度绑定使得脱钩困难[16][44] - 尽管存在高关税,全球车企因成本和技术优势仍继续进口中国零部件,例如雷诺终止不含稀土的电机项目后转向更便宜的中国供应商[44]
通用要求供应商“去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