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体估值与前景 - A股时隔十年再次触达4000点,今年以来许多投资者取得较好回报[1]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虽然取得一定涨幅,但相对过去三年下跌仅是一个修复,市场整体估值仍然合理甚至相对低估[2] - 国际投资者和国内居民部门对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还在相对低位,随着政策作用产生和经济触底复苏,市场或仍有较大修复空间[2] - 截至三季度末,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较低水平[4] - 港股在一季度科技核心资产价值重估后估值相对修复,但相比全球仍处于较高性价比区间[18][19] 行业投资机会 - 人工智能产业链为代表的投资主线仍受关注,AI虽已发展三年但产业仍处于早期,在文本、代码处理等方面展现出较强商业化前景[6] - AI多模态能力快速进步,有望理解物理世界规律,可能实现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普及,短期几年内算力投入或有较大增长空间[6] - 工程机械、化工、动力电池、有色金属等行业存在机会,部分传统行业也在酝酿机会[2] - 锂电池行业预计新能源汽车仍有一定锂电需求增长,储能和商用车的锂电需求增长或更快,下半年行业量价均可能提升[6] - 有色金属中铜和黄金供需格局良好,需求稳步增长,供给几乎没有弹性,企业盈利能力较强[6] - 美联储降息有利于全球PMI向上,AI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或拉动铜的需求,铜价整体有望处于向上趋势[6] - 机械行业部分资源品的出海需求较好,如工程机械、油气设备等[8] - 医药行业BD出海的逻辑仍在兑现,但上半年涨幅较大,三季度表现一般[8] - 创新药和创新器械投资机会或将不断涌现,中国创新药公司在未来几年内或涌现一些引领全球的重磅产品[14][15] - 消费方向虽然面临不确定性,但估值水平已释放一定风险,当下消费社会呈现M型特征[17] - 新一代年轻人消费观的改善带来消费跨期主观偏好显著提升,带动新消费行业繁荣[17] 投资策略方向 - 重点关注成长股,尤其是历史跌幅较大但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这些个股伴随业绩兑现有望获得超额收益[4] - 关注经济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4] - 关注大消费领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处于稳步提升阶段,和居民消费相关的领域或存在投资机会[4] - 多数公司对应2026年不到20倍的市盈率,明年或仍有空间[6] - 持续关注顺周期和大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10] - 中国经济转型效果逐步显现,先进制造业及相关科技行业展示全球竞争力[9] - 在一些相对传统产业如有色、化工等,随着供给端趋紧,相关商品价格有望趋稳[9] - 未来一年维度上有望看到PPI和CPI的逐步回升[10] 宏观环境与政策 - 美联储降息、国内流动性宽松、政策呵护市场、经济具有较强韧性,这些对股市整体或均有利[6] - 2024年9月24日以来国内政策基调明显转向,2025年一季度"两会"及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预示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19] - 货币和财政政策基调积极,明确"稳住楼市股市",社会创新力进一步得到激发[19] - 国内外复杂多变宏观环境在2025年四季度或不能改善,地缘冲突阴霾仍未散去[18] - 国内经济向好态势未变,但持续回升基础仍需稳固[18]
投资大家谈 |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主动权益团队季度最新观点
点拾投资·2025-11-15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