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10月中国经济部分指标同比增速因高基数效应、房地产深度调整及内需偏弱等因素出现波动下行,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高技术产业增长亮眼 [1][5][6] - 当前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前三季度GDP增长5.2%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基础,但面对内需偏弱和高基数压力,部分机构认为稳增长政策加力的必要性上升 [1][11][13]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增强消费和推进“两重”建设,旨在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并引导更多资金参与投资 [2] 10月经济指标表现 -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9%,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均录得年内月度最低 [5]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录得今年月度最低增速,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7%,降幅较1-9月扩大1.2个百分点 [6] - 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1%,增速比上月回落7.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下降0.8%,进口增长1.4% [7] 经济结构分化与亮点 - 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3%和8.2% [5] - 1-10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7%,高技术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6] - 高技术制造业中的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量同比增速在20%左右,反映出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动能的成长 [8][9] 政策动向与效果评估 - 9月底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在加快投放,但政策效应释放尚需时间,预计效果在2026年一季度显著反映 [1][12]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节奏,积极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等资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 [2] - 在化债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主要投建主体存在流动性紧张问题,限制了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 [12] 政策加力建议 - 建议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提升科技、绿色等领域投融资活跃度,并加大稳地产政策力度,避免房价持续下行拖累投资 [13] - 建议四季度追加预算扩大财政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向居民端倾斜,修复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同时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降准降息 [14] - 预计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方面会进一步加码,货币政策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以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14]
10月经济:新动能加快塑造,政策持续加力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6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