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曾毓群/刘金成/王明旺/曹辉/赵卫军等重磅嘉宾论道高工锂电年会
高工锂电·2025-11-16 16:03

年会概况 -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将于11月18~20日在深圳举行 [1] - 年会设置3天论坛、12大专场,深度覆盖全产业链核心议题 [2] - 年会汇聚超千家产业链主流企业,1500+企业高层参与 [2] - 高工产研将现场发布《2025中国固态锂电池产业链发展蓝皮书》等权威年度报告 [2] 行业竞争格局与破局之道 - 行业领先者需内外双修,重新研究电化学基础理论并建立全新的粉末电化学理论 [5] - 行业应避免低水平竞争,通过长寿命技术、换电解耦模式破解用户痛点,以更高标准推动进步 [8] - 行业内卷根源在于盲目规模崇拜下的产能错配,导致全行业盈利艰难 [13] - 行业破局需以原创性技术创新构筑核心壁垒,并推动产业链从无序博弈走向深度协同 [13] - 竞争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清除落后产能、加速市场渗透的必要手段 [19] - 行业内卷的重要诱因是国内对“偷技术”缺乏违和感,知识产权若得不到尊重则内卷不会终结 [22] - 破局之道是跳出固有路径,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结合,以创新重塑价值、开辟蓝海 [28] - 行业产能过剩本质是结构性失衡,低端无效产能冗余与高端优质产能稀缺并存 [42]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 电池企业竞争核心转向终端需求满足,工具属性见顶,消费属性崛起,需聚焦消费心理与产品创新 [16] - 电解液领域竞争已结束,电解液不再稀缺,单纯做电解液的公司没有前途 [22] - 创新需要分层次推进,注重能够实现商业化的“有效创新”,并作为研产供销高效协同的系统工程 [34] - 固态电池发展是渐进式的,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已具备装配eVTOL等特种场景的能力 [39] - 解决固态电池固-固界面与稳定性问题需走向半导体化、薄膜化、微纳结构化,可能需十年实现 [39] - 行业近八成研发开支消耗在验证无效方案的过程中,成为创新者面临的现实困境 [44] - 设备行业融合人工智能是未来突破点,最终目标是建成黑灯工厂 [47] - 为适配电池产线高效生产需求,生产设备需变革,压熔焊技术正向产线技改等新方向拓展 [56] 全球化与出海战略 - 企业出海源于行业内卷加剧的推力和成长为全球创新型公司的拉力 [25] - 中国企业出海可遵循三步走战略:产品出口、跨国经营本土化生产、全球化优化布局 [25] - 真正的全球化需摒弃“走出去”浅层思维,深耕“扎下来”的深度本地化,让海外市场成为第二故乡 [31] - 出海是长期事业,需缜密规划,吃透各国投资政策,警惕电力供应不足等隐性风险 [50] - 中国在电池领域的性价比优势无可替代,是欧洲巨头倒塌、海外项目推进缓慢的核心原因 [50]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企业需坚持全产业链绿色转型与全球化开放合作,与上下游联合推动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 [10] - 产业链应从无序博弈走向深度协同,以平台化开发提效降本,用订单绑定替代盲目预期 [13] - 材料企业需从单纯供应商转型为绿色能源生态的构建者 [28] 市场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30年新能源汽车报废将爆发,处理百万级车辆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36] - 循环经济将在2030年迎来契机,2040年进入黄金期,2050年达高峰,逐步取代传统资源利用方式 [36] - 新能源赛道是星辰大海,足以容纳所有有实力、有技术、有价值的企业 [42] - 智能装备企业需坚持长期发展主义,在不同周期采取不同策略,既要守得住基本面更要跨周期布局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