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周报 | 摩尔线程启动科创板IPO发行;宇树科技完成A股上市辅导
IPO早知道·2025-11-16 21:28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 - 于11月13日晚间披露招股意向书,正式启动科创板IPO发行,股票代码“688795”,计划11月24日申购,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将成为“国产GPU第一股”[3] - 公司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全功能GPU自主研发与设计,基于完全自研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实现单芯片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3][4] - 2021年至2024年每年推出一代GPU架构芯片,已推出“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四代芯片,2024年推出智能SoC芯片“长江”[4] - 产品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基于MTT S5000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4]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全功能GPU厂商,产品应用于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消费电子、数字办公、云计算等领域,服务云计算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能源、制造等多个关键行业[5] 宇树科技A股上市进展 - 中信证券于11月10日披露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境内上市辅导工作已全部完成,择日将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辅导协议于今年7月7日签署[7]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并最早实现行业落地的公司[7] - 公司全自研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高性能感知及运动控制算法,累计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20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180余项[7] - 2024年公司营收结构为四足机器人占比约65%、人形机器人占比约30%、相关组件产品占比约5%[7] - 约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剩余20%应用于安检消防等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产品全部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8] - 公司自2018年起布局出海业务,近几年每年出海业务占比在50%左右,年营收超10亿元,自2020年以来财务报表每年保持盈利状态[8][9] 图达通港股上市动态 - 公司已通过聆讯并于11月12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计划于12月10日以“2665”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车规级激光雷达的设计、开发与生产,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系统(ADS)以及其他汽车及非汽车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11] - 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量产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供应商,2022年8月成为全球首家累计交付10,000套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公司[11]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交付了约181,131台车规级激光雷达,同比增长7.7%[11] - 从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第三季度已能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正毛利率,标志其向利润驱动增长转变,今年前五个月毛利率为12.9%[11] - 本次De-SPAC上市引入三位PIPE投资者累计约5.531亿港元投资,其中黄山建投资本投资3.875亿港元,富策集团投资1.56亿港元,华盖资本投资780万港元[12] 英矽智能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于11月11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14]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AI驱动生物科技公司,商业模式以Pharma.AI平台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内部药物研发,并扩展至先进材料、农业、营养产品、兽医药物等行业[14] - 公司管线涵盖纤维化、肿瘤学、免疫学、代谢、抗疼痛及其他治疗领域,核心资产Rentosertib(ISM001-055)是一款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全球首创”候选药物[14] - 截至2025年11月4日,公司通过Pharma.AI产生超20项临床或IND申报阶段的资产,其中三项资产已授权予国际制药及医疗保健公司,合约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15] - 公司与赛诺菲等跨国药企建立AI药物研发合作,并与全球前20大跨国药企中的13家达成软件合作[1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15万美元、5118万美元和8583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63.4%、75.4%和90.4%,净亏损从2022年的2.22亿美元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1710万美元[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由2024年末的约1.26亿美元增至约2.13亿美元,增长主要来源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的E轮融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