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市场超级周期现象 - 红米K90系列新品因存储成本上涨远高于预期而引发定价争议,小米集团高管公开回应凸显内存供应链面临"超级周期"[5] - 内存条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例如雷克沙DDR4 16GB内存条从去年179元飙升至699元,一年多时间涨幅超三倍[10] - 高端DDR5内存条价格同样大幅上涨,部分型号从1000多元涨至近2000元,个别产品两个月内涨幅达到100%甚至更多[12] - DRAM价格在2025年第三季度较去年同期暴涨171.8%,同期国际现货黄金涨幅不到110%,内存条赚钱效应超越黄金[12] - 固态硬盘价格同步上涨,主流1TB容量PCIe4.0 SSD渠道均价较年初累计上涨超过60%,部分热门型号涨幅达80%以上[14]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AI产业爆发是需求最大增量来源,单台AI服务器对DRAM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OpenAI项目每月需求接近全球DRAM产量40%[18] - 全球存储巨头产能战略倾斜,三星和SK海力士控制全球DRAM芯片市场约70%份额,加速向HBM和DDR5转移挤压DDR4产能[21] - 三大国际存储厂商已确定停止生产DDR4并拆除相关设备,市场供应缺口将持续扩大[21] - 消费电子市场在2024年末迎来回暖,手机厂商存储容量标配升级推高需求门槛[24] - 智能汽车领域爆发式增长,车载存储容量正从512GB向1TB突破,加剧移动端DRAM需求压力[24] - 市场投机行为放大价格波动,经销商提前扫货囤货导致DRAM现货流通量减少,部分商家采取锁仓策略[25] 行业趋势与市场展望 - DDR4向DDR5及HBM的转向已不可逆,类似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29] - 服务器刚性订单挤压PC和消费市场供应,PC OEM厂商加速导入DDR5方案[20] - 原厂产能优先分配高阶服务器DRAM和HBM,DDR4紧缺或将持续到2026年上半年[23] - 国产存储迎来突围机会,长鑫科技2025年DRAM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50%,全球市场份额从6%提升至8%[35] - 长江存储计划2025年底月产能提升至15万片,2028年总产能达30万片/月,目标占据全球15%的NAND市场份额[35] 对普通消费者的建议 - 对于组装电脑、升级设备的刚需,不必过度纠结短期价格波动,早买早用早安心[33] - 跟风囤货投机大概率得不偿失,等普通消费者知晓涨价消息时投机机会早已过去[33] - 内存是科技产品核心配件而非炒作标的,理解产业波动背后逻辑比计较眼前差价更有意义[33]
内存条变身「电子茅台」,谁买单?
36氪·2025-11-17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