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涨价背景与原因 - 存储芯片价格出现暴涨,上游原厂对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的报价涨幅接近50% [1] - 此次涨价是行业周期与供需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下行周期,部分品类价格跌幅超过60% [1] - 为应对行业下行,三星、SK海力士等头部原厂启动减产计划,通过缩减产能缓解库存压力 [1] - 2024年三季度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终端产品出货量回升导致存储芯片需求回暖,而前期减产造成供给出现阶段性缺口,供需逆转引爆价格上涨 [1] 国内手机厂商面临的挑战 - 小米、OPPO、vivo等头部品牌存储芯片库存普遍低于两个月,部分厂商的DRAM库存紧张至三周以内 [1][2] - 存储芯片成本在手机中占比约为15%至20%,以一款中高端手机为例,50%的涨幅将使单台手机存储成本增加100至200元 [2] - 手机行业利润空间已被压缩至个位数,成本大幅攀升带来巨大压力 [2] - 若持续暂缓采购,厂商可能面临后续生产断供的风险 [2] 手机厂商的应对策略 - 多数厂商选择暂缓本季度大规模采购计划,通过内部库存调配、优化产品配置等方式缓解压力 [4] - 部分厂商已开始与上游原厂展开议价谈判,试图争取更合理的采购价格或分期定价协议 [4] - 少数库存相对充足的厂商选择小批量补仓,以避免后续价格进一步上涨带来更大损失 [4] - 部分品牌加快与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合作步伐,试图通过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对海外原厂的依赖 [5] 对产业链及未来展望的影响 - 涨价潮影响沿产业链传导,上游模组厂商毛利率被大幅压缩,部分中小模组厂商已出现接单困难的情况 [5] - 若手机厂商无法消化新增成本,未来1至2个季度内部分中低端手机产品可能面临涨价风险 [5] - 行业预测由于头部原厂减产计划短期难调整,叠加四季度传统旺季需求支撑,存储芯片价格可能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维持高位运行 [5] - 此次事件凸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发展机遇或将随之而来 [5]
手机厂商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