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清华金融评论·2025-11-17 13:29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与特征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6] -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6] -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涵盖技术、业态模式、管理、制度等多个层面[6] -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关键在质优,特点是创新[6]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7] - 需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 - 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7] - 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7] 产业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0] - 需立足实体经济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11] - 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1] -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传统产业,需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坚持因地制宜[13]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 - 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发展[10] - 西部地区要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12] - 需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19] - 不能光盯着"新三样",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避免大呼隆、一哄而起[13] 体制机制保障与创新生态构建 - 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17] - 需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打通影响全面创新的卡点堵点[18] - 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1] - 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1] 绿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8] - 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8] - 需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8] - 要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