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军工行业在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军贸出口等多重动力驱动下,长期投资价值凸显,但行业高复杂度使ETF成为普通投资者的理想工具 [1] - 行业呈现“景气反转、价值重估、事件催化”三重逻辑共振,基本面改善、估值体系重构及政策催化共同推动发展 [3][4][5] - 军工龙头ETF(512710)通过覆盖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为投资者提供分散风险、把握行业红利的透明化工具 [11][13] 行业三重驱动力 - 景气反转:申万国防军工板块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7%,扭转上半年同比下滑0.57%的局面;归母净利润从上半年同比-8.59%改善至0.02% [4] - 价值重估:2025年国防预算1.78万亿元,增幅连续三年持平于7.2%,占GDP比重低于1.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1.94%及美俄等国3%-5%水平 [4] - 事件催化:二十届四中全会将“航天强国”写入公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政策加码,如海南商业发射场二期建设推进、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试验成功 [5] 军贸出口与军民融合 - 军贸进口份额从2015年4.3%骤降至2024年0.2%,出口结构向无人机、隐身战机、导弹系统等高附加值领域升级 [5] - 军民技术融合推动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无人机在物流及农业等民用场景渗透,拓展产业市场边界 [5] 估值逻辑与产业特性 - 申万国防军工行业市盈率(TTM)85.77倍,高于万得全A指数的22.59倍,但高估值反映技术壁垒与战略地位 [7] - 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长达数十年,技术稀缺性支撑估值溢价;全球军工企业估值逻辑向“科技平台”转型 [7][8] - 军品定价机制从成本加成法转向目标价格管理,军贸出口赋予市场化定价主动权,如高附加值产品依托技术优势形成品牌效应 [8] 产业链与投资工具 - 产业链涵盖上游新材料/电子元器件、中游发动机/制导系统、下游整机总装,技术壁垒高(如航空发动机需克服极端工况) [11] - 军工龙头ETF(512710)跟踪中证军工龙头指数,覆盖全产业链龙头,如中航沈飞(市值超千亿,被205只基金持有)、航发动力(被108只基金持有) [11][12] - ETF年内资金净流入64.13亿元,规模达137.3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35.37%,规模与流入均居行业首位 [2][13]
超60亿元资金抢筹!三重逻辑共振,这一赛道迎来价值重估
券商中国·2025-11-17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