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战略核心是围绕“供应链”展开,所有业务创新均基于此,与供应链无关的业务不会涉足[2] - 公司本质上是一家超级供应链企业,其看似多元化的前端业务(如外卖、造车)内核均由其超级供应链能力驱动[11] 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集团营收增至2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超出市场预期[3] - 核心零售业务表现强劲: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8.8%,增速约为行业平均增速的4倍;商超品类收入连续7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服装鞋帽品类收入同比增速约为行业的8倍[3] - 新业务板块(包括外卖)收入同比增长214%,环比第二季度加速增长[3][11] 超级供应链运作模式 - 传统供应链存在断路问题,导致72%的新品成为库存沉默成本,94%的创新投入未能吸引新用户[6] - 公司的超级供应链深入产业链“十节甘蔗”(创意至售后全链路),实现全链路优化赋能,推动平台、商家、用户共创共赢[6] - 该模式在家电、时尚美妆、外卖等品类均得到验证:例如,与格力联合定制的“AI节能王子Pro”空调一年售出13万套,格力品牌在公司的年销售额有望达200亿元[6][7] - 在时尚美妆领域,公司通过“逆向复原”方案解决高退货率问题,日均复原能力达3万多件,商品再售率为80%,助力公司在11.11期间取得服饰行业销售额增速第一(同比增27%)[8][9] - 在外卖领域,公司依托生鲜供应链优势,主打品质外卖,其七鲜小厨带动周边三公里内品质餐厅订单量增长超12%[10] 技术投入与AI应用 - 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技术投入,自2017年向技术转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近1600亿元[13] - AI技术已全面融入业务全链路:自研的JoyAI大模型服务超300万商家,应用于1800多个场景,有超3万个智能体在运行[14] - 京东数字人平台JoyStreamer服务超4万家品牌,成本仅为真人主播的1/10,带货效果超越80%的真人,在11.11期间带动GMV超23亿元[14][15] - 智能客服累计咨询服务量超13亿次,用户满意度达80%以上[15] - 物流环节加速自动化:分拣中心90%人工已被机器人替代,计划明年落地全球首个全无人配送站,未来5年计划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15][16] - 工业领域构建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服务超1万家重点工业企业,并发起“智赋千行 万亿降本”行动,计划未来五年助力中国工业产业降本万亿[16] 行业影响与实体经济价值 - 公司的超级供应链模式有助于破解行业低价内卷,通过优化供应链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多方共赢[18] - 在服装行业,公司通过数据洞察、C2M反向定制等方式形成标准化“打爆逻辑”,例如在某营销活动中,凯乐石、蕉内等品牌新品成交额增长数倍至数十倍[19] - 公司的模式与政策导向深度耦合,其将中国制造优势与研发、品牌、服务优势“链”接,助力提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和韧性[21][22] - 公司连续4年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榜第一位,是过去一年新增就业最多的民营企业[21]
京东就干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