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求是》杂志发表韩文秀的重要文章《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2025-11-17 18:38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5] - 显著特点是创新,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6] - 关键在质优,既注重量的合理增长,更注重质的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是"质态"而非"业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7] - 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表现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8]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 - 必须尊重发展规律,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10] - 各地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发挥比较优势,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11] - 坚持先立后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握"旧"与"新"的辩证统一[12] - 要避免"一哄而上、泡沫化",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造成严重浪费,必须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12]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 - 全面加强自主创新是核心驱动,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4]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载体,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15]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是丰饶沃土,要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16] - 推进深层次改革形成相适应生产关系,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形成同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财税金融体制[17]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全球配置先进优质生产要素,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引导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