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家企业扩产!储能电池供不应求
起点锂电·2025-11-17 18:16

储能行业订单与产能扩张 - 11月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协议,2026至2035年累计采购电量不低于200GWh产品[2] - 11月楚能新能源斩获中电储能呼和浩特300MW/1200MWh项目,提供1200MWh的314Ah储能电芯,项目金额3.37亿元[2] - 11月派能科技2GWh储能电池及集成项目落地合肥,总投资10亿元,并宣布澳洲悉尼子公司开业[2] - 海外市场活跃,德国建设首个GW级电池储能项目,规模达1GW/4GWh,亿纬锂能与西班牙CEGASA签署协议共同开发1GWh储能项目[2] - 10月电芯环节扩产加速,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项目开工,远景动力宜昌储能厂开工,亿纬锂能全年产能可达30GWh,阳光电源目标储能发货量40-50GWh[5] 上游材料供应链动态 - 电池厂向上游材料厂猛下长单,天赐材料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签订长单,2026-2028年将分别供应72.5万吨和87万吨电解液[3] - 嘉元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未来三年供应62.6万吨负极集流体材料[4] - 璞泰来拟增资7.6亿元用于基膜涂覆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基膜年产能20亿平方米,涂覆年产能30亿平方米[4] - 上游材料订单增多传导至价格上涨,碳酸锂期货报95200元/吨,六氟磷酸锂均价从9月5.5万元/吨提升至12万元/吨[4] - 10月格林美与厦钨新能协议供应电池原料45万吨,丰元锂能与楚能新能源子公司签署协议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5] 设备厂订单受益于技术迭代 - 锂电池厂电芯型号迭代加快以及材料厂订单增多,受益链条传导至设备厂[6] - 新建储能电芯产线需完成厂房建设、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投产爬坡,当前电芯型号升级速度较快,设备更新速度随之加快[6] - 设备厂获得更多订单,相关业内人士预测设备端可能重回景气时期[6] 特定电芯型号供需失衡 - 314Ah和100Ah两款电芯供应紧缺,100Ah电芯为户储主力,排产时间已延后至明年2月,价格一年内上涨约一毛钱,上半年出货激增七成[9] - 供需错配问题日益明显,因电芯厂聚焦大容量电芯制造,导致50-100Ah电芯未及时扩产,但需求旺盛如中国电建集采集中于50Ah、100Ah型号[9] - 314Ah电芯已成为主流但供应偏紧,随着587Ah与600+Ah电芯加速放量,将迅速替代314Ah产品[9] 数据中心储能新赛道崛起 - 数据中心储能成为新风口,随着AI技术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爆发增长,能耗问题提上日程,为平衡电力负荷保障供电稳定[11] - 到2035年通信容量将增长100倍,算力需求增长10万倍,数据中心能耗已成为重大问题,去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相当于英国全国电量[11] - 锂电池和钠电池储能技术适合数据中心,可在断电后维持数小时甚至数天供电[11] - 双登股份AIDC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南都电源数据中心储能业务今年实现三成增长,阳光电源明年将推出相关产品[11] - 技术方面传统供电架构难以满足算力中心高能耗,高压直流架构将是新趋势,省去逆变环节,电压等级向400伏/800伏迈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