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启动与定位 - 公司于11月17日正式启动"千问"项目,推出千问APP公测版,基于开源模型Qwen3,旨在通过免费策略和与生活场景生态结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1] - 该项目被公司核心管理层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是继AI基建、淘宝闪购后的又一个集团战略项目,由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负责[1] - 公司对千问的定位不止于聊天,更看重其"办事"能力,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APP,提供差异化价值[1][11] 技术基础与发展阶段 - 公司认为AI发展将经历"学习人"、"辅助人"和"超越人"三个阶段,目前大模型能力已进入"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入局C端市场时机成熟[5] - Qwen系列模型自2023年全面开源后,已成为全球性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大模型,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5] - 近期发布的旗舰模型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5]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AI to C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6] - 中国消费者AI使用习惯正在形成,市场竞争格局初步显现,字节旗下豆包与抖音深度绑定,腾讯元宝靠着DeepSeek急速攀升[6] - 公司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开始加码AI To C业务,试图将AI技术从B端延伸到C端[6] 产品演进与整合策略 - 公司旗下通义App名称已变更为千问App,版本号由3.59.1升级为5.0.0,升级重点为"AI助手"功能[4] - 2024年12月公司将AI应用"通义"产品团队从阿里云智能划入智能信息事业群,2025年1月天猫精灵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正式融合[6]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推出新夸克,升级为"AI超级框",将AI能力整合为"All in One"的智能中枢[6] 战略目标与生态整合 - 千问APP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通过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升决策效率,将用户留在公司生态内[10] - 公司借鉴高德"扫街榜"和淘宝"闪购"的逻辑,通过最高频需求引导用户进入整个服务网络,淘宝闪购曾带动手淘8月DAU增长20%[10] - 在AI时代,若千问成为用户发起任务的第一选择,公司可绕过传统流量分配机制,直接将需求导向自有服务[11] 资源投入与全球布局 - "千问"项目集结了100多名工程师,在杭州总部两层专属办公区秘密研发了数月[5] - 今年2月公司已宣布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设定了到2032年将云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扩大十倍的长期目标[5] - 千问APP国际版将在近期上线,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海外用户[7]
阿里硬刚ChatGPT,野心不止于会聊天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