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都去买指数了,主动投资还有好日子吗?
雪球·2025-11-17 21:01

文章核心观点 - 探讨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的关系,分析在被动投资日益流行的背景下主动投资依然可行的三种路径:利用市场非有效性、承担他人不愿承担的风险、以及通过管理投资行为获取超额收益 [5][31][33] 主动投资成功的核心前提 - 市场不完全有效,存在缺乏投资技能的参与者,为聪明投资者提供战胜市场的机会 [7][8] - 少数有天赋的投资者如沃伦·巴菲特和大卫·斯文森通过击败"愚蠢资金"证明该路径的可行性 [10] - 但成功者极少,绝大多数投资者难以复制,因此他们建议普通投资者选择低成本指数基金 [11][12] 战胜市场的可行路径 - 利用市场非有效性:通过证券分析捕捉他人遗漏的机会,但仅限极少数特例 [7][10][12] - 承担差异化风险:不同投资者对风险认知和投资期限的差异导致估值偏差,例如机构投资者因短期业绩压力可能卖出长期前景良好的股票,长期投资者可通过承担此类风险获取超额收益 [16][17][19][20][22] - 管理投资行为:严格依据估值判断买卖时点,避免情绪化操作,例如在市场折价10%时买入、溢价10%时卖出,最终回报可达28.3%,而行为偏差严重的投资者收益可能为负(如-5%) [25][26][27][28][29] 被动投资流行对主动投资的影响 - 随着更多投资者选择被动投资,超额收益可能变得更稀缺,但主动投资仍有机会 [31][33] - 决定胜负的因素从"对手的愚蠢"转向相对技能水平,剩余主动管理者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32][34] - 行为偏差导致的定价偏差仍会存在,为主动投资提供空间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