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科技与金融的深度交织和“双向奔赴”,正跑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11] - 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美元,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和6%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是科技创新的沃土 [9] - 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创新资本体系与不断革新的传统金融服务,共同构建了多层次协同支撑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12][16] 大湾区科技创新实力与全球地位 -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130多款高科技产品,包括1522米海洋深处采集圣火、无人驾驶车护送火炬等,展现大湾区科技创新活力 [1]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集群,登顶全球第一 [13] - “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两次入围世界百强 [13] - 广深港、广珠澳两条“人”字形科创走廊串联南沙科学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科学城、河套合作区及横琴合作区等创新发源地 [13] 创新企业集群与代表性案例 - 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作为智能驾驶“双子星”于11月6日登陆港股,成为港股智能驾驶领域重要企业 [13] - 影石创新、优必选、越疆科技等独角兽企业提高资本市场“含科量” [14] - 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击败国际巨头,斩获阿联酋电信集团订单,实现中国深海机器人首次商业化出口 [14] - 碳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凭借碳纳米管加热薄膜技术,成为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首批受益企业,实测节能30%至50% [17] 创新资本体系与政府引导 - 广东省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达2466家,管理基金数约1.2万只,均居全国首位 [15] - 2024年广东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已认缴规模超4300亿元,居全国第二 [15] - 南沙国资联合社会资本向深海智人投资5000万元,助其实现核心产品商业化落地 [14] - 深圳、广州两大规模均超千亿元级别的国有资本矩阵撬动社会资本,培育引导科创企业发展 [14] 传统金融服务革新与产品创新 - 针对科创企业无形资产,金融机构创新研发适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气候融担”贷款 [17] - 广东首批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穗创保”在广州落地,为研发分散技术风险,保障提前至科研初始阶段 [18] - 前海合作区推出首个以企业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南山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高新投知识产权2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13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8] - 科创贷、腾飞贷、种子贷、人才贷等各类“股权+债权”金融产品轮番上阵 [18] 金融支持科创的关键数据 - 2024年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3000多亿元 [19] - 截至2024年5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7.3% [19] - 2024年上半年,科技保险累计为全省(不包括深圳)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 [19] 粤港澳三地联动与制度创新 - 通过机制对接、标准互认、监管互信,实现全运会跨境马拉松等赛事“无感”通关 [21] -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跨江跨海硬联通基础设施打通三地发展“任督二脉” [21] - 全国首单境外资金认购境内知识产权ABS在深交所挂牌,海梁科技(香港)受益,创新实现“知识产权跨境质押+深港资金跨境认购”的“双跨境”模式 [22][23] - 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运行一年吸引超180家企业入驻,港籍相关企业占比超80% [22] 重要行业会议信息 - “2025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创新发展大会”作为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于11月18日下午在南沙举行 [25] - 会议汇聚200余位代表,围绕科技创新政策、金融赋能科创等议题展开交流 [25]
今日,南沙耀目!科创+金融聚力,大湾区奔赴“星辰大海”!
证券时报·2025-11-18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