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巨震!资金却在疯狂扫货
格隆汇APP·2025-11-18 17:31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全球科技股出现调整,但资金正逆向流入港股互联网板块,显示出市场对该板块的长期信心[2][3][4] - 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成为推动互联网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并受到顶级投资机构的重点关注[7][8][14][24] - 港股互联网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结合积极的资金面和基本面,存在价值重估机遇[24][26][29]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自10月3日以来下跌16.14%[3] - 近两个交易日,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净流入资金16.61亿元,在所有跟踪港股市场的ETF中位居首位[5]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年内净买入额超过1.3万亿港元,远超2024年同期[26] - 2025年5月至10月期间,外资专注港股投资的股票型基金累计净流入资金达677亿港元,扭转了2024年同期净流出态势[28] - 高盛预计2026年港股通年均净流入规模有望维持在8000-10000亿港元水平[30]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业绩影响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覆盖办公、地图、健康、购物等多个生活场景[7] - 腾讯25Q3实现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Non-IFRS)725.7亿元,同比增长18%[12] - AI技术已渗透至互联网大厂的各业务环节,如电商推荐系统、广告精准投放、内容生成效率提升等[10][13] - 互联网龙头企业凭借庞大的用户规模、数据资源和研发投入,在AI周期中更容易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业务增长[11] 顶级投资机构持仓变动 - 高瓴资本大幅增持阿里巴巴214万股和拼多多161.58万股,并新进百度成为第六大持仓股[16] - 景林资产对阿里巴巴的增持比例高达81%[18] - 高毅资产新进贝壳和网易[21] - 大卫·泰珀的Appaloosa基金大幅增持百度,尽管减持阿里巴巴,但其对阿里的持仓仍高达11.5亿美元[22] - 东方港湾首次买入阿里巴巴[23] - 伯克希尔·哈撒韦首次建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斥资43亿美元[24] 板块估值与前景 - 截至11月17日,恒生互联网ETF标的指数PE(TTM)为21.1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14.93%的历史分位点[24] - 南向资金在互联网科技板块配置集中,阿里巴巴年内累计净买入达1595.76亿港元,美团-W获得681.19亿港元净流入,腾讯控股获得277.52亿港元净买入[27] - 高盛指出当前港股互联网板块正处于估值重构的关键阶段,国际投资者的回归将推动这一进程[29]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跟踪的指数囊括腾讯、阿里、美团、快手、百度、京东等平台型公司,其AI含量高达9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