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走向领先的中国企业,如何完成“盲降”?
财富FORTUNE·2025-11-18 21:05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模式 - 领先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发展道路类似飞机盲降 缺乏明确追赶目标 需依靠公司内部指标指引方向 即使指令反直觉[1] - 公司参考关键指标指导研发 如部署实验场景所需时间 特定场景平均无故障时间 部署新场景所需人才能力[3] 机器人行业战略与挑战 - 机器人行业面临短期快速行动与长期通用性的重大权衡 坚持通用性研发是困难但正确的长期策略[4] - 行业存在巨大"堰塞湖"现象 通用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找不到应用出口 大量公司因场景碎片化而转向细分领域[4] - 机器人应用场景高度碎片化 导致定制化投入巨大 许多公司难以坚持通用路线 最终退守细分产品如炒菜机或割草机[4] 产业创新与价值链定位 - 最大商机源于解决产业社会挑战 硅基社会最上游是能源和输配电 碳基社会最上游是粮食 这些领域的博弈是创新切入点[5] - 中国拥有覆盖666个细分门类场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优势 但长期竞争优势取决于成本与时间的维度提升 而非短期绝对优势[5] - 制造体系处于"微笑曲线"利润薄弱环节 企业需向高附加值的两端移动 通过持续创新巩固价值链优势[5] 国际化与工程师红利 - 中国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进入算力产业 追求新技术红利 出海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体现"工程师红利"的竞争力输出[6] - 当前国际化与二十年前不同 从承接别人业务转变为输出中国自有产品和解决方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