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方聚力相向而行 共筑科技金融新生态丨2025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券商中国·2025-11-18 23:10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动力,两者呈现“双向奔赴”的共生共融关系 [4] - 大湾区作为创新沃土,正通过政策支持、市场机制建设和资本赋能,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发展的新路径,以形成类似全球其他湾区的成功模式 [4] - 资本市场通过构建多层次、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在促进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以及创新资本化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10][12] 论坛背景与意义 - 论坛聚焦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度调整背景下,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的重要性 [2] - 活动汇聚近250名金融与科技领域从业人士及专家,探讨“科技+金融”的一线创新实践 [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家政策明确要求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2] - “十五五”规划建议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需同时关注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科技金融的实质是创新的资本化 [10] - 深圳、广州等地出台并购重组支持政策,核心主线是鼓励上市公司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并购重组,以及鼓励链主企业进行产业整合 [12][13] 市场与产业发展成效 - 南沙区近三年高质量发展加速,202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跃居广州市第二,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超11%,成为支柱产业 [8]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首发募资达1.64万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1.31倍;创业板和科创板组成的“双创”板块首发募资1.12万亿元,为“十三五”时期的2.13倍 [2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募基金市场资产净值达36.74万亿元,科技主题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8300亿元,绿色主题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9500亿元 [21] - 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存续创投基金数量超2.5万只,总管理规模达3.48万亿元 [21] - 金融机构贷款资源向科技领域倾斜,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 [21] 机构实践与产品创新 - 广州期货交易所已推出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等期货与期权品种,工业硅期货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达60%,下一步将聚焦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 [6] - 券商行业积极发力科技金融,2025年上半年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金额超3800亿元;5月至10月券商自身发行科创债总额累计超600亿元 [21][22] - 招商基金通过推出针对创业板、科创板的主题型公募基金产品,并利用ETF等工具,帮助海外投资者参与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 [18] 资本赋能与企业案例 - 科技资本被定义为懂科技、懂产业、懂定价、懂风险管理、懂资源配置的“聪明资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10] - 投资机构除提供资金外,还为科技企业带来资源整合、公司治理规范、风险分担等全方位赋能 [18][19] - 佳时特数控案例显示,创投资本“投早、投小和长期陪伴”至关重要,2015年获得5000万元投资帮助其在2020年困难时期度过危机 [17] - 东阳光药表示中国制药企业研发已从仿制进入创新阶段,未来将通过创新、国际化和可持续化发展推动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制药公司 [12] 创新案例与经验总结 - 活动推出《“十四五”金融创新优秀案例报告》,从十大维度提炼创新经验,最终遴选出95个标杆性金融创新案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