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码资本培育深圳实践: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共进”|决胜“十四五” 擘画“十五五”·地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2025-11-19 07:40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就,股权融资超4000亿元,科技类上市公司占比和研发强度全国领先,累计分红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1] - 深圳“十五五”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构建适配高质量发展、创新资本集聚的资本市场 [1][9] “十四五”期间深圳资本市场发展成果 - 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4000亿元,助力先进制造项目落地 [3] - 创业板与科创板上市公司占辖区上市企业总数的50.24%,“含科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3] - 2024年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2103.35亿元,较2020年增长91.35%,比亚迪以541.6亿元居A股研发投入之首 [3] - 证券公司保荐科创板、创业板企业项目近300家,承销科创债超5000亿元,科技主题基金存续规模超5000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累计营收5.2万亿元、净利润457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和3.98% [4] - 实施并购重组497家次,涉及金额超900亿元,例如立讯精密收购德国莱尼集团控制权、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28%股份 [4] - 2025年上半年六成以上上市公司涉及海外业务,收入合计5801.4亿元,同比增长18.11%,境外上市公司达169家 [4] - 上市公司1486家次实施现金分红,总额近9900亿元,累计分红金额远超同期股权融资额,598家次公司实施股份回购近460亿元 [6]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项目超2万个,在投本金超万亿元,4只险资基金落地规模近200亿元,AIC试点基金总规模达221.6亿元 [7] - 深圳证监局共承办案件131件,作出行政处罚88件,罚没金额超5亿元 [7] 关键市场数据指标 - 境内上市公司达424家,较2020年末的314家增长35.03% [15] - 境内总市值12.71万亿元,较2020年末的10.15万亿元增长25.22%,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17] - 2024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6.88万亿元,较2020年的5.27万亿元增长30.55% [20]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5801.40亿元,较2020年半年度的2082.51亿元增长178.58%,海外收入占比从9.28%提升至17.60% [22] - 2024年研发投入2103.35亿元,较2020年增长91.35% [29] - “十四五”期间累计分红总额9893.88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31] - 2021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纳税1.91万亿元,较“十三五”同期增长20.89% [34] - 2025年前三季度24家证券公司营收1043.52亿元、净利润457.51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35] - 31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2.30万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8.3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权益类基金规模2.1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37] “十五五”规划与发展方向 - 证监会提出“五个着力”,包括增强韧性抗风险、提高制度包容适应性、提升监管执法震慑力、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加强党风廉政和队伍建设 [9] - 深圳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实施银行、证券、保险、风投创投等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9] - 发挥耐心资本优势,引导资金向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集聚,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10] - 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化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10]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上市公司聚焦主业、提升治理透明度,引导行业机构强化功能性发挥 [10] - 全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强化风险处置的央地合力机制,深化跨部门证券执法司法协作,依法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