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媒体报道︱超大规模市场看优势 打通绿电到绿氨全链条
国家能源局·2025-11-20 15:14

中国绿色氢氨一体化产业突破 - 吉林松原建成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石油”生产基地[6] - 项目包含5万千瓦光伏和59万千瓦风电,通过电解水制氢并合成绿氨,预计2024年底前投产[8][6] - 项目采用全球最大规模储氢设备,包括15台水容积2000标方的氢储罐,作为绿氢“缓冲池”[12] - 项目首次采用柔性合成氨技术,实现生产负荷在30%到110%范围内灵活快速调节[12] - 项目制氢车间配备64台电解槽,单台每小时产氢量达1050方,规模为全球最大[14]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 - 项目通过“赛马”机制让国内头部制氢设备企业同台竞技,促进技术快速迭代[12][18] - 优化碱性电解槽流场流道,大幅提升响应速度,更适用于风电光伏直连[16] - 示范项目带动下,2024年制氢系统成本较2023年降低10%以上,预计未来成本将继续下降[21] - 利用柔性合成氨技术和储氢设备,解决新能源波动性与绿氨生产连续性的匹配难题[8][12] 市场应用与产业前景 - 项目产出首批绿氨将作为燃料应用于国际航运领域[6] - 全球首单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已在辽宁大连完成,首次实现绿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23] - 目前全球传统氨产量超2亿吨,中国占三分之一,预计到2035年绿氨需求有望突破1亿吨[25] - 中国风光总装机突破17亿千瓦,已超越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每年新增新能源容量超2亿千瓦[28] - 到2035年国内风电光伏装机有望达36亿千瓦,绿电超大规模市场正在扩容[4] 产业政策与创新环境 - 国家规划在风光开发潜力大、生物质和水资源丰富地区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综合产业基地[26] - 国务院提出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36] - 超大规模市场可让创新成果快速规模化应用,大幅摊销固定成本,为企业提供充分试错空间[30][32] - 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引导资本精准流向科技创新前沿领域,进一步激活创新潜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