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未经管理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部署将显著加剧城市交通拥堵,而非如技术倡导者所宣称的能缓解拥堵 [2][4] - 自动驾驶技术通过放大导致拥堵的人类行为(如诱导需求、空载巡游)来增加拥堵风险,这本质上是一个行为问题 [4][6] - 城市必须通过大胆的监管干预和协同管理,将自动驾驶汽车整合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才能避免高科技交通噩梦 [13][15] 自动驾驶出租车加剧拥堵的原因 - 自动驾驶出租车创造“诱导”需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发现,网约车服务中超过一半(47%+6%=53%)的行程要么是新增的车辆出行,要么是从公共交通、步行等可持续模式转移而来 [6] - 空载巡游占用道路资源:模拟研究发现,共享自动驾驶汽车车队总里程的30%至40%可能是在无乘客状态下行驶的,与当前人工网约车约40%的空驶率一致;里斯本的模拟显示,全面采用共享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使总车辆行驶里程增加约89% [7] - 导致城市扩张和通勤距离延长:调查模型显示,约40%的受访者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汽车可用后搬到郊区,导致通勤时间延长约12%;另一模拟预测平均单程通勤距离可能翻倍,总车辆出行增加约33% [9] - 蚕食公共交通客流量:综合模型预测,在不受监管情景下,公共交通客流量可能骤降高达75%;现实世界中,网约车服务已导致城市公交使用量每年下降约1.7%,铁路下降1.3% [11] 解决方案:协同管理规则 - 将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限制在经批准的地理围栏区域或特定走廊内,特别是在高峰时段,以防止在市中心形成拥堵热点 [13] - 与公共交通整合票务,使自动驾驶出租车成为“最后一公里”接驳工具,通过一张通票覆盖组合出行,引导旅行者补充高容量公共交通 [13] - 对空载和低载客量里程收费,例如征收拥堵费或按里程向空车运营商收费,并可根据载客量实行动态定价(如对单人出行收取更高费用),以鼓励拼车 [13] - 强制数据共享和公共监督,要求运营商共享车辆位置、路线和载客量的实时数据,并授权公共机构设定最低服务标准,确保部署服务于公共利益 [13]
自动驾驶时代的新堵点:Robotaxi挑战与协同管理之解
科尔尼管理咨询·2025-11-20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