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中间道路”:固液混合技术成业界“新宠”
经济观察报·2025-11-20 18:20
半固态电池成为务实选择 - 半固态电池以安全可控、成本可接受的姿态成为车企与电池厂的务实选择[1] - 产业界认为全固态电池资本炒作过热,距离大规模车载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半固态电池技术会长期存在并在三元领域成为主流[2] 技术优势与产业化进展 - 蜂巢能源为某车企开发的半固态电池已于11月在量产线上批量生产,计划明年在中高端车型上大规模应用[2] - 赣锋锂业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约300Wh/kg,拥有4GWh的产线[2] - 改造现有生产线生产固液混合电池的成本仅为新建全固态电池产线的30%40%[4] - 搭载固液混合电池的电动汽车可实现800公里1000公里续航,快充性能可在10分钟内补充400公里续航[5] 市场预测与产能布局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26年固液混合电池搭载量将达到十万辆级别[7] - 国内头部企业已建成约5GWh固液混合电池专用产线,明年产能规划预计提升至20GWh以上[8] - 固液混合电池将首先在售价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上规模化搭载,随后向中端市场渗透[8] 行业共识与未来应用 - 行业专家指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固液混合电池是实现安全性显著提升的最经济有效途径[11] - 低空经济领域对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安全性要求严苛,与固液混合电池技术优势相契合[12] - 固液混合电池正在勾勒出未来三到五年动力电池技术的演进蓝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