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政策 - 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3] - 居民个人年度汇算清缴时需将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并入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多退少补[3] - 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按不含增值税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再减除25%展业成本后并入综合所得计税[3] - 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时,扣缴义务人可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预缴税款[3] 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优化措施 - 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每月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本年度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4] - 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4] - 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比照上述规定执行[4] - 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平台内从业人员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办理扣缴申报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4]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规范 - 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按季3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但免税不等于零申报[9][10] - 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的纳税人应在申报表免税栏次如实填写免税销售额,而非进行零申报[9][11] - 举例说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8万元时,需将8万元填写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栏次[11] - 免税是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如实申报是纳税人的义务,合规经营才能更长远[11]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核心在于规范信息报送行为,保障国家税收和保护各方合法权益[8] - 规范信息报送是营造线上线下公平统一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8] - 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涉税信息报送中存在五大高频误区需要注意纠正[8]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如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2025-11-20 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