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台人形机器人106.286公里的“流浪计划”,与它无法走入的白天
机器人大讲堂·2025-11-21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公司的“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次跨省行走,全程106.286公里,无关机、零摔倒,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1] - 此次挑战并非实验室原型测试,而是使用无改装量产机完成,证明了产品已具备稳定可靠的基线能力,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的“公开成人礼” [3][4] - 挑战暴露了当前技术瓶颈与基础设施缺失,但同时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身体”已初步成熟,商业化落地的临界点已至 [6][17][22] 技术能力与测试验证 - 机器人成功应对了106.286公里的复杂路面,包括柏油路、砖石地、砂石路,并在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展示了其可靠性和强壮程度 [1][3] - 公司的技术底气源于3500小时的真机高强度测试,覆盖全场景,通过“暴力测试”哲学提前暴露并解决小故障和耗材问题 [6] - 挑战采用“半自主”模式是出于现实考量,因机器人缺乏明确路权和社会接受度,技术上的全自主能力已基本成熟可行 [8][9] 当前挑战与技术瓶颈 - 电池是核心瓶颈,机器人站立续航约3小时,行走续航约2小时,最终历经56小时、15次换电才完成挑战 [12][13] - 为室内场景设计的机器人需加装GPS等“室外感知的眼睛”以拓展应用边界,而“走台阶”等动作仍是商用级挑战 [16] - 社会基础设施缺失是重大挑战,例如缺乏机器人专用补给点、合法停靠点以及明确的交通规则,挑战被限制在夜间进行 [9][11] 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前景 - 挑战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可靠性从抽象参数变为可感知的事实,建立用户心智,让客户敢于高频使用 [17] - 当前商用落地聚焦三大场景:泛语言工作(如展厅接待、讲解)、文娱表演以及制造工厂 [19] - 未来应用场景将向多极拓展,包括一两年内有望实现的自主买菜,以及煤矿、消防等特种作业 [19] 行业展望与公司目标 -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赛道被视作能提振信心、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的领域 [20] - 公司对行业融资热潮保持冷静,秉持“共同把蛋糕做大”的心态,认为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对整个行业有利 [20][22] - 公司为2026年设定了两个清晰技术目标:实现“准零维护”(机器人能自己换电充电)和突破“作业能力”(提升完成任务的成功率与泛化性)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