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市值翻倍,却两度折价补血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11-24 08:06

公司上市与后续融资 - 越疆科技于2024年12月23日以“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身份在港交所上市,IPO募资约7.52亿港元,上市首日市值为75.76亿港元[2] - 上市后不到一年内,公司在2025年7月至11月期间进行了两次折价配售,累计筹资17.93亿港元,远超IPO募资规模[2] - 截至2025年11月21日,公司市值较上市首日增长107.43%[2] 财务表现与资金状况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2.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4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53亿元[6] - 同期营运支出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43亿元、1.62亿元和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行政和研发费用合计1.50亿元,几乎与总营收持平[6]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亏损5247.7万元、1.03亿元和9536.3万元,2025年上半年再度亏损4087万元[8] - 2025年6月底经营现金流净额为-0.65亿元,投资现金流净额为-6.01亿元,筹资现金流净额为-0.51亿元,所有现金流均为负值[9] - 期末现金从2024年底的8.84亿元下滑至2025年6月底的1.64亿元,减少81.45%[9] 市场竞争与销售费用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中国预计到2030年将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12] - 公司销售费用率远高于同行,2022-2024年分别为37.04%、44.43%和36.94%,而节卡机器人同期为27.72%、27.96%和24.16%[12] - 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加剧市场竞争,百度智能云推出“机器人即服务”模式,华为构建“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生态[17] 融资用途与战略布局 - 两次配售募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生产线开发、战略投资和渠道建设,第二次募资明确40%用于协作机器人前沿技术研发[15] - 公司加速推进“技术+场景+生态”战略,发布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和六足仿生机器人产品,与蓝思科技、腾讯云等企业展开合作[19][20] - 产品已覆盖医疗、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和商业领域,致力于构建“技术-价值-生态”的循环[19] 资金需求与盈利挑战 - 公司流动负债从年初增长24.86%至1.9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增长32.47%至9171万元,应付账款增长54.95%至4603万元[9] - 生态布局需要持续资金投入,但盈利周期与资金需求周期存在错配,短期内难以实现现金流反哺[20] - 要摆脱资金依赖,关键在于将研发投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通过新场景拓展和成本管控实现盈利闭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