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产品扩容!专家解读!
中国基金报·2025-11-24 22:2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2026年6月起将储蓄国债(电子式)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4] - 此举标志着个人养老金产品池在原有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类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新增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 [5] 政策意义与影响 - 释放“安全”与“投资”两大信号:以国家信用夯实养老资金安全底座,填补低风险产品空白;强化政策引导,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4] - 为投资者提供“零风险+稳定收益”的选项,通过税收递延降低负担,账户直投简化操作,有助于引导居民将短期储蓄转化为养老储备 [4] - 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池,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稳健、收益有保障的金融产品,从而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 [5] - 对国债市场而言,个人养老金作为典型长期资金,将为国债市场带来重要长期资金,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 [6] 市场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4年11月末,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已达7279万人 [9] - 市场在售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共926只,其中储蓄类产品466只、基金类产品305只、保险类产品118只、理财类产品37只 [8] - 市场存在“开户热、缴存冷”的困境,折射出账户封闭性与流动性需求冲突、产品同质化严重、税收优惠感知度低、操作复杂性与认知不足、市场波动加剧观望情绪五大矛盾 [9] 未来发展建议 - 政策端需优化税收阶梯激励,探索账户分层管理及应急提取机制,深化跨部门宣传,并打通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转换通道 [9] - 公司层面应开展适老化革新,开发目标日期型国债产品,打造“一键配置”工具与AI养老规划,强化收益透明化披露,构建银行、基金、保险联动的养老生态闭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