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25 10:4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在深圳南山区正式落地,填补了全球在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一步 [1][5] - 量子计算行业前景广阔,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970亿美元,其中量子计算最具潜力,收入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0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720亿美元 [1][8] - 量子计算在金融、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正在加速,多地政府积极推动场景开放和产业生态建设 [7][8][10] 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详情 - 工厂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具备年产数十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能力 [1][5] - 工厂划分为万级洁净生产区和综合配套支持区两大功能板块,设有南北两个核心设备生产区,涵盖7大制程、223道工序、1000余个工步 [5] - 工厂建立了包括人员净化、空气洁净、微气候调控等五重保障体系,并配备恒温恒湿仓储和毫秒级切换的不间断电源,以维护量子态稳定 [5][6] 光量子计算技术优势 - 光量子计算利用光的量子特性进行计算,相比其他技术路线具有无需超低温、量子比特数规模大、室温稳定运行、相干时间长等优势 [3] - 该技术路线在短期内可实现工程化,是商用量子计算机的新兴形态 [3] 量子计算行业现状与前景 - 全球量子计算企业已超400家,其中美国有107家,中国有42家,中美两国企业数量及活跃度全球领先,超300家企业是2014年之后成立的 [8] - 政策层面,量子科技被中国列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地纷纷加力发展 [1][10] 量子计算应用场景 - 金融行业是极具潜力的落地场景,量子计算可用于投资组合优化、风险管理、欺诈检测等,公司已与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达成合作 [8] - 在生物制药领域,量子计算能更有效地预测分子结构和行为,缩短药物筛选时间,节省药物发现成本 [9] - 上海发布了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覆盖电力、金融、物流等领域;安徽推动实施“千家场景”行动,目标到2027年落地1000个应用场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