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航天局发布《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在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安全发展 [1][3]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航天发展总体布局 [8][9] - 到2027年,目标实现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高效协同,科研生产安全有序,产业规模显著壮大,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3][9] 增强创新创造动能 - 竞争性开放国家科研项目,鼓励商业主体参与先进航天推进技术、先进卫星平台与载荷技术、通导遥一体化应用等前沿关键技术领域研制 [4][10] - 推动国家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向商业主体推广应用机制 [5][10] - 构建航天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建立中国商业航天促进会,鼓励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智能卫星等重点领域组建技术创新中心 [11] 高效利用能力资源 - 推进国家科研试验设施设备开放共享,加大民用测控站、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等大型试验设施向商业主体开放力度 [12] - 推动民商航天标准体系融合发展,建立权威统一、开放共享的航天标准体系,实现体系架构高度兼容和互联互通互操作 [5][13][14] - 完善商业卫星建设运营支持机制,研究制定商业卫星发射、在轨运行管理、离轨等政策制度,建立空间碎片自主编目动态数据库 [14] 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鼓励商业航天做强星箭制造,做大应用服务,拓展测控运营能力 [5][15] - 引导培育耐心资本,设立国家商业航天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联合成立投资平台,引导长期战略投资 [5][16] - 扩大政府采购,推动商业运载火箭、商业卫星等商业能力参与国家航天任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扩大商业航天服务采购 [5][16] - 支持拓展新业态,包括太空资源开发利用、太空制造、在轨维护与服务、太空旅游等新领域 [15] 行业管理服务与安全监管 - 完善商业航天法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国家航天法立法,明确商业航天地位作用,研制商业卫星的企业无需办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6][18] -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协同,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优势配套产品双向进入对方供应链体系 [6][19] - 强化产品全寿命周期安全检查,建立覆盖产品研制、试验、发射、在轨、离轨和数据应用全过程的安全检查体系 [6][20][21] -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建立认证体系,研究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等的安全监督检查方法 [22]
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2025-11-25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