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性质判断 - 本轮牛市本质是“国运牛”,A股牛市刚刚起步,而美国牛市已持续十五年可能已至终点 [3] - A股总体市盈率远低于美股,存在很大补涨空间 [3] - 国际资本因美股高处不胜寒而有重新配置以分散风险的需求,A股是极具吸引力的标的 [3] - 国民自信心因印巴空战、九三大阅兵、中国反制美国关税胜利等因素推动大幅改善,影响资本市场情绪 [4] - 利率持续下行和房地产低迷导致大量资金有流向股市的强大动力 [4] - 经济基本面修复慢于预期,尤其是下半年修复动能显著衰减,消费、房价、物价等关键指标未能企稳,压制股市乐观情绪 [5] - A股市场核心叙事与美股雷同,均为AI革命,但A股是美股AI叙事的延伸,未能建立独立叙事,导致受美股波动影响更大 [5] - 散户入市能力受多重因素压制:房价下跌导致资产负债表受损、居民部门整体负债率过高、2015年股灾记忆犹存、居民储蓄预防动机上升风险偏好下降 [5] - 市场化母基金规模在2024年创下37.4%的历史最大跌幅,机构投资者更为理性,市场较难形成狂热气氛 [5] - 中美博弈呈打打谈谈局面,市场难以形成长期稳定预期,关系波动即引发A股震荡 [6] AI行业中美对比与投资机会 - 中美AI领域将呈现高度竞争甚至脱钩,“国产替代”是至关重要的理解角度,中国关键企业价值目前显著低估 [7] - 对比显示,谷歌估值为阿里巴巴的10倍,台积电市值为中芯国际15倍,英伟达市值为寒武纪59倍 [7] - 美国在芯片性能上具有优势,但中国可借助“超节点”等方法弥补,美国的“芯片卡脖子”已基本失效 [9] - 华为Atlas 950超节点即使与英伟达计划2027年上市的NVL576相比,在各方面依然领先 [9] - 人工智能私人投资总额方面,2024年美国以1091亿美元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中国(93亿美元)的11.7倍,在对全球15大参与者投资统计中美国占比超过75% [9] - AI的尽头是电力,中国具有显著优势: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国每年新增发电量相当于英国总供电量,现在年发电量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 [11] - 去年中国电力容量增加约400吉瓦,美国增量仅为中国增量的十分之一 [11] - 到203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1] - 高盛预计到2030年美国“有效备用电力容量”将降至15%行业临界线以下,而中国预计将拥有约400吉瓦备用电力,超过全球数据中心预期需求的三倍 [11] - AI大赛焦点正从AGI向应用转移,应用是中国的优势,巴菲特旗下公司大幅度增持谷歌表明更看好AI应用 [13] - 阿里系凭借“千问管生活、灵光管创造”双轮驱动,在C端AI战场打开局面,灵光是业内首个实现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支持30秒内生成可交互小应用 [13] - 华人在AI领域具潜能优势:AI教母是华裔李飞飞,扎克伯格超级智能实验室11位天才AI研究员中七人出生于中国 [15] - 2024年中国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专利数量达70160件,比美国和日本分别多30%和45%,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发明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15] - 2024年中国顶尖科学家数量从2020年的18805位迅猛增长到32511位,全球占比由17%升至28%,反超美国的27%,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员约占全球顶尖人工智能人才近三分之一 [15] 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 - 中国all in AI不仅为自身也为确保全球利益不被个别国家绑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赢得大国博弈战略主动的内在要求 [18] - 中国产业政策成功原因在于国家建设了成为技术强国所需的深层基础设施,建立了以强大电力和数字网络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及拥有先进制造知识的庞大劳动力队伍 [18] - 中国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18] - 政策要求加快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推动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打造开放共享的高质量科学数据集 [19] - 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 [19] - 美国AI基础设施主要依赖私人部门投资,OpenAI与合作伙伴正斥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兴建新一代数据中心“星门计划” [17] - 美国启动“创世纪计划”,创建“美国科学与安全平台”汇集高性能计算资源,目标包括增加能源供应和提高电网效率 [16]
为什么“国运牛”注定是慢牛?
水皮More·2025-11-26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