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More

搜索文档
郎酒携手总台送上精神食粮:消费者心中的“顶配风雅CP”已上线!
水皮More· 2025-06-23 15:55
品牌战略与文化赋能 - 公司通过携手央视顶级文化IP(《典籍里的中国》《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实现品牌与文化共振,独家冠名或特约合作以强化文化属性 [2][4][5] - 构建双生态圈:青花郎聚焦经典文化IP(如茅奖、鲁奖)传承文脉,红花郎依托春晚塑造国民记忆,形成"文化高地+家国情怀"的双线叙事 [2][7][10] - 品牌定位从物质消费升级为精神共鸣载体,强调"与有价值的人共同创造价值",将酱香白酒与中华文明千年智慧结合 [2][8][11] 营销活动与IP合作 - 2025年暑期视听嘉年华启动,公司总经理汪博炜出席并接受央视专访,强化与总台战略合作形象 [2][4] - 青花郎推出限量联名酒(如《经典咏流传》《中国书法大会》纪念酒),通过设计融合传统艺术与酿造工艺,满足个性化需求 [10] - 红花郎连续16年绑定春晚IP,2025年再次冠名"开门迎春晚"及系列歌会,巩固"国民记忆"标签 [10] 产品与文化深度绑定 - 青花郎基酒贮存7年以上(占比≥80%),叠加20年洞藏调味酒,品质对标文化IP的"时间重量" [8] - 文化节目创新形式:AI微短剧、国际对话(《典籍里的中国》第三季)、宋词音乐演绎(《大宋词人传》),提升品牌内容参与度 [5] - 公司提出"酿好酒是时代精神注脚",将产品价值延伸至文明厚度、国家叙事层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11] 平台资源与行业地位 - 央视副台长齐竹泉公开肯定合作,称总台为品牌提供"最权威商誉",反映公司在白酒行业的文化标杆地位 [4] - 公司持续获得总台青睐,体现其对品牌价值、品质实力、社会担当的认可,形成"顶级平台-顶级品牌"互哺效应 [4][7]
高盛:中国版“美股七姐妹”的崛起--高盛眼中的“民营10巨头”
水皮More· 2025-06-23 15:55
核心观点 - 高盛定义中国Prominent 10(民营10巨头)为科技、消费、制造等领域的核心资产,合计市值1.6万亿美元,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42%,日均交易额110亿美元 [1] - Prominent 10在市值、竞争力等方面实现向上突破,对标美国Mag 7的市场地位,具备成长与估值优势 [1] - Prominent 10代表中国经济转型的三大投资逻辑:技术突围、消费升级和全球化红利 [14] Prominent 10概况 - 涵盖腾讯(市值6010亿美元)、阿里巴巴(2890亿美元)、比亚迪(1210亿美元)等龙头公司 [1] - 2025-2027年盈利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3%,当前市盈率16倍,fPEG 1.1倍 [1] - 自2022年底以来累计上涨54%,年内跑赢MSCI中国指数8个百分点 [12] 与美国Mag 7对比 - Mag 7总市值19.2万亿美元,Prom 10仅为其8.3% [4] - Prom 10过去5年平均股本回报率17%,接近Mag 7的39% [4] - Mag 7市盈率28.5倍,Prom 10仅16倍,且研发与资本开支占收入比达15% [4] - Prom 10在新能源、AIoT、本地服务等领域的突破对应中国"自主可控"与"消费升级"主题 [6] 筛选框架 - 行业集中度:聚焦HHI>1000的21个GICS行业及中美行业集中度差超500的11个科技消费领域 [9] - 企业竞争力:要求公司在利润池或目标市场中占比超10%,研发/资本开支强度高于行业均值 [9] - 机构评级:仅纳入高盛"买入"评级标的,排除受美国制裁或资金流动限制的企业 [9] 市场份额与研发投入 - 腾讯社交网络MAU超12亿,游戏市场份额65%,数字支付渗透率89% [12] - 比亚迪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占比18%,中国市场市占率25%,研发投入占收入7% [12]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75%,到店酒旅业务佣金率超20%,配送网络覆盖98%县级城市 [12] - Prom 10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9%,资本开支占比平均4% [13] 行业统治力 - 腾讯在互动媒体领域利润占比达79% [9] - 美团本地服务收入占比80% [9]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比达29%,小米7% [13] - 比亚迪资本开支占比13% [13]
热点聚焦 | 刘伟等:2025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与政策预期
水皮More· 2025-04-10 15:39
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 2024年GDP同比增长5.0%至134908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下降0.4个百分点,分季度增速分别为5.3%、4.7%、4.6%、5.4% [7]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1%,私营企业增长5.3% [8]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0%,显著高于基建投资4.4%的增速,成为投资增长主要驱动力 [9] 2025年经济影响因素 - 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2024年减少139万人至140828万人,预计2025年劳动力人口减少720万,老龄化率升至22.0% [15] - 美国技术封锁持续加强,2024年新增9次BIS实体清单限制,影响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供应链 [17][29] -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6%,创历史新低,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2个百分点 [9][19] 2025年经济自然走势 - 预计GDP增速低于2024年5.0%的水平,呈现供给、需求双收缩格局,其中需求收缩更为显著 [5][33] - 消费预计稳中有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小幅上涨,但受居民收入增速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从4.7%降至3.3%)制约 [22][23] - 进出口总额预计增长,其中出口受"一带一路"合作推动,进口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 [25] 重点行业发展动态 -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提升,氢能产业链初步建成 [19] - 新材料产业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7%,2022年总产值6.8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近6倍 [19] - 传统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至4.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集中在第二产业,东部地区投资增速仅1.3% [9] 政策预期方向 - 财政政策将提高赤字率,重点支持设备更新(第二产业占比72%)、消费品以旧换新(家电/汽车) [46]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差呈现倒U型走势 [12] - 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一带一路"合作,2024年对共建国家出口占比已显著提升 [47][49]
日拱一卒无有尽!五年三品节为笔,郎酒书写酱酒版《基业长青》!
水皮More· 2025-04-10 15:39
行业复苏趋势 - 白酒行业正处于宏观周期和行业周期双重调整阶段,龙头企业通过培育新消费场景和模式推动筑底复苏 [1] - 春糖、三品节等行业活动率先释放回暖信号,郎酒通过三品节颁奖盛典表彰763个品质/品牌/品味建设贡献者 [2] 郎酒战略定力 - 连续五年举办三品节体现顶级战略定力,核心是通过品质基因注入、生态共生、文化传递实现"百年根基"战略 [4] - 借鉴《基业长青》"造钟者"理论,以制度和文化设计构建核心理念,强化对品质/品牌/品味的敬畏和消费者服务意识 [5] - 通过千分之一进步的持续积累(如五年/十年/二十年周期)实现品牌世界级目标,形成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6][8] 产品与生态升级 - 酱香郎酒五大战略单品矩阵成型(青花郎、红花郎·10/15、郎牌郎、红运郎),完成从爆款单品到组团作战的跃迁 [9] - 构建全产业链共创生态,覆盖科研机构/种植户/消费者等,将参与者从价值传递者升级为共建者,强化品牌认同 [8] - 发布《中国郎·庄园酱酒蓝皮书》1.0版,体系化定义庄园酱酒内涵,建立与国际酒庄对话的平等语境 [10][13] 行业标杆定位 - 郎酒庄园被定位为中国白酒庄园开创者/体验经济先行者/世界美酒庄园引领者,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行业样本 [13] - 以全球建筑语言传递东方酿造智慧,目标成为世界十大名酒及酒庄爱好者向往之地 [13]
不及预期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1-21 19:46
市场走势 - 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沪指微跌0 05%至3242 62点 深成指涨0 48%至10305 69点 创业板指涨0 36%至2112 39点 [3] - 两市成交额12052亿 较前日放量223亿 但个股表现分化 1920家上涨 3133家下跌 中位数跌0 42% 微盘股指数跌1 13% [3] - 市场连续两日高开低走 受节前资金离场影响 形成非正常走势 该涨不涨 该跌不跌 [3][4] 板块表现 - 领涨板块包括半导体(昨日领跌) 电机 游戏 消费电子 航空机场 汽车零部件 其中人形机器人概念大涨3 89% [3] - 领跌板块包括教育 光伏设备 钢铁 纺织服装 酿酒(昨日领涨) 化肥 水泥建材等 显示市场快速轮动特征 [3] - 房地产板块冲高回落 万科A因利好传闻盘中涨停 但多数房企股价后续回落 [4] 特殊事件 - 中国神华发布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 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65% 凸显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4] -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午后拉升 延续涨势 而此前热炒的小红书概念持续调整 [3] 市场情绪 - 主要指数中仅上证50收绿 沪深300至中证2000均收红 但白线持续压制黄线 反映权重股与中小盘分化 [3] - 临近春节假期 市场进入"春节模式" 量能可能逐日萎缩 周五或迎持币过节资金最后抛压 [4]
宁王回来了?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1-20 20:36
市场表现 - 今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上涨0.08%至3244.38点,深成指上涨0.94%至10256.40点,创业板指上涨1.81%至2104.73点,两市成交11829亿,较前日放量474亿 [3] - 市场呈现深强沪弱格局,创业板指上涨37.46点,其中宁德时代贡献23.29点,成为创业板指领涨的主要动力 [3] - 板块表现分化,纺织服装、电源设备、电池、消费电子等涨幅居前,贵金属、航空机场、煤炭行业等跌幅居前 [3] 行业动态 -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大涨5.47%,受黄仁勋关于硅光技术仍需几年落地的言论刺激,铜技术短期仍为主导 [3] - 锂电行业传闻需求增加,宁德时代股价大涨5.57%,带动创业板指表现突出 [3] - 新华保险预计2024年净利润239.58亿至257.00亿,同比增长175%至195%,主要受益于战略转型和投资收益增长 [4] 市场情绪与资金 - 两市3558家上涨,1468家下跌,中位数上涨0.78%,微盘股指数上涨1.77%,市场分歧明显 [3] - 游资活跃度下降,连板票高度缩至5板,8个4板票仅晋级3个,显示市场活跃资金趋于谨慎 [4] - 业绩预告显示,22%公司预增或略增,54%公司预亏(续亏或首亏),若加上预减和略减,负面业绩占比达75% [4] 宏观与流动性 - LPR保持不变,叠加春节临近,资金面短期偏紧,国债逆回购走势反映流动性紧张 [4] - 市场进入“春节模式”,成交量随指数回落萎缩,存量资金博弈特征明显 [4]
比亚迪日本EV销量首次超过丰田
水皮More· 2025-01-17 17:15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销量突破 - 2024年比亚迪在日本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223辆,同比增长54%,首次超越丰田的2038辆 [1] - 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日本市场首次超越本土品牌,标志着中国品牌的重要突破 [1] - 比亚迪2022年7月进入日本市场,是首个进入该市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 [3]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表现 - 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达到美国特斯拉的40%左右,存在感显著提高 [3] - 拉动销量增长的主力车型为轿车"海豹",标准版售价528万日元(约24 1万元),小型纯电汽车"海豚"限量版定价299万日元(约13 9万元)起 [3] - 比亚迪海豹凭借卓越表现获得2024-2025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获此殊荣 [4]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布局 - 比亚迪已在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福冈等多个城市开设专卖店 [4] - 公司计划2025年将在日专卖店数量增加到100家 [4] 日本汽车市场格局 - 日本作为汽车生产大国,本土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外来品牌突破难度大 [2] - 比亚迪的销量突破展现了中国品牌的雄厚实力,标志着市场认可度提升 [2]
黄奇帆:对2025年房地产的几个判断
水皮More· 2025-01-17 17:15
2025年房地产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将继续下行趋势 销量下跌将导致房价失守 稳房价需先稳量[2] - 行业面临五大指标全面下滑 建筑量从22亿平方米跌至6亿多平方米(-65%) 一手房销售从18亿平方米跌至5亿平方米(-60%+) 土地批租从8.7万亿跌至3万亿(-60%+) 房价整体下跌40%-50% 房地产融资规模腰斩[13][14][16][19][21] - 政府计划通过10万亿规模收储计划化解库存危机 将开发商库存转为保障房 同时解决三角债问题[48][49][50][51] - 开发商负债率将从80%-90%降至50%以下 符合国际惯例[59][60][61] - 房地产企业数量将从9万家大幅缩减至2万家以内[73][74] 行业现状分析 供需结构 - 新房市场供应不足 优质项目去化率达80%但总量受限[3] - 库存老房子去化困难 平均去化率不足30% 剩余多为远郊等难销项目[3] - 二手房凭借地段和价格优势加速分流新房市场[3] 历史对比 - 当前调整是20年来最严重 但属于高增长后的正常回调[9][10][22] - 不同于美国次贷危机 中国房地产不存在零首付和金融衍生品放大风险[26][31][32][33] - 不同于日本泡沫 中国城市化率仅48% 仍有30%提升空间 能消化过剩产能[40][41][42] 政策与改革方向 库存解决方案 - 政府收储计划规模可能达10万亿 按六折价格收购库存[49][50] - 收购房源将转为保障房 目标覆盖20%-25%城市居民[55][56] - 通过REITs发行ABS债券 预计收益率4% 吸引居民存款投资[56][57] 金融监管改革 - 将严格土地购置资金管理 要求自有资金比例[65] - 维持首付比例要求 首套房20%-30% 二套房50%[68] - 建立开发商负债率50%的红线标准[59][60][63] 中长期展望 市场均衡 - 房价收入比从23-30年降至10-20年 接近国际7-10年水平[77][78] - 未来10年随着GDP增长 房价收入比有望进一步优化至8-10年[79] - 合理区间应为家庭年收入1/6用于住房支出[79] 经济影响 - 2025年后房地产对GDP的负拉动效应将消除[80][82] - 行业进入新常态 不再出现五年翻番式增长 但与GDP同步发展[84][85] - 城镇化持续推进将为行业提供长期需求支撑[45][79]
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来了!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
水皮More· 2025-01-17 17:15
2024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核心观点 - 2024年GDP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大关[2][5] - 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较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成为全年经济回升关键[7][12] - 国家统计局用五个"很不容易"评价全年经济表现,强调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条件下实现突破[2][5]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分季度GDP增速:一季度5.3%、二季度4.7%、三季度4.6%、四季度5.4%[5] - 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经济体量,产业体系优势更加巩固[5] - 宏观政策加力稳增长成效显著,四季度经济明显回升[6][7] 高质量发展指标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升至16.3%(+0.6ppt),装备制造业占比34.6%(+1.0ppt)[9] - 城镇化率达67.00%(+0.84ppt),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9][10] - 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56.7%[21][24]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7%(+0.7ppt),服务业增加值增5.8%(+1ppt)[12] - 房地产业增加值由三季度下降1.2%转为增长2%,实现由负转正[12] - 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金额分别较三季度增长1.1倍和1.6倍[12] 民生与就业 - 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值5.1%(-0.1ppt),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10] -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四年超3000万人,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10]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核心CPI连续3个月回升[19][12] 2025年经济展望 - 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可能加深,但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2] - 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长期向好趋势未变,发展"时"和"势"占优[2] - 2025年CPI有望温和回升,政策环境将支持物价合理回升[13]
跑偏了?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1-16 18:5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上涨0 28%收报3236 03点,深成指上涨0 41%收报10101 10点,创业板指上涨0 66%收报2051 35点 [3] - 两市成交12738亿,较前日放量850亿,早盘受内外利好刺激快速冲高后回落,上证触及3365点,深成指触及10249点后遇20日线压力位回调 [3] - 个股涨跌比3203:1788,中位数上涨0 35%,微盘股指数上涨0 80%,呈现小票强于大票特征(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 [3] 板块动态 - 领涨板块:商业百货(+2 27%)、家电(厨电受消费补贴刺激)、有色金属、采掘、煤炭、银行 [3] - 领跌板块:半导体(寒武纪闪崩拖累)、农药、航天航空、电机、医疗服务、游戏、证券 [3] - 热点概念:小红书概念盘中涨4 16%收盘涨2 27%,CPO概念受台积电AI预期拉动全天涨3 31% [3] 国际宏观影响 - 美国12月CPI同比增2 9%(预期2 9%),核心CPI同比增3 2%(6个月首次回落),数据强化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利率期货显示2025年底二次降息概率50%) [3] - 数据公布后美股、加密货币反弹,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走弱,A50期货同步上涨但离岸人民币汇率维持7 35震荡 [3] 政策与事件 - 国务院发布《中介机构服务股票发行规定》,禁止IPO收费与发行结果挂钩、禁止地方政府以IPO结果奖励中介机构,2月15日起实施 [3] - 寒武纪股价闪崩16%收盘跌14 65%,市值蒸发300亿,成交122亿,市场推测与竞品沐曦集成电路启动上市辅导有关 [3] 技术形态 - 当前量能下连续爆量拉升难度大,指数试图复制10月18日/11月27日见底形态但早盘15分钟过度冲高导致日内纠偏,20日均线压制效应强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