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在AI算力市场的“神级议价权”和“唯一真神”地位出现松动迹象,其估值逻辑正从“神明”回落到“人类企业”[5][12][13][19] - Meta考虑采用谷歌自研TPU而非仅采购英伟达GPU的事件,标志着行业进入“算力军备竞赛”阶段,巨头正积极摆脱对单一供应商的绝对依赖[5][10][23][25] - 全球AI算力市场正形成“寡头俱乐部”,拥有自研芯片或深度捆绑上游的巨头将主导未来格局,无算力布局的公司面临被淘汰风险[36][37][38][48] 行业格局与趋势 - 算力需求并非泡沫,而是由大厂资本开支硬生生托起的长期增长曲线,行业状态是“谁停手,谁出局”的军备竞赛而非可随时撤退的泡沫[21][24][25][27][35] - 顶级算力正被少数几家巨头(英伟达、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内部消化或深度控制,中小云厂商和反应慢的芯片企业将难以参与竞争[36][37][38] - 公司竞争焦点从“讲故事阶段”切换至“拼军火阶段”,没有芯片和算力布局的公司将失去参赛资格,沦为“二等公民”[39][40][48] 英伟达面临的挑战 - 短期风险在于失去“百分之百忠诚客户”,长期危险在于头部AI买家将“摆脱对英伟达绝对依赖”写入路线图,其角色从“非我不可”变为“重要但不是唯一”[10][12] - 议价权的顶点已现,未来在谈判桌上的筹码(毛利率、供货优先级、长期打包价)将因谷歌TPU、AMD等替代方案的成熟而被缓慢侵蚀[15][18][19] - 公司股价开盘跌幅扩大至5.5%,市值蒸发逾2500亿美元,市场担忧谷歌竞争加剧[4] 巨头战略动向 - Meta为在与OpenAI的战争中存活,等不起英伟达产能,宁愿花费巨额成本进行软件迁移和团队重构以引入谷歌TPU等多供应商[10][23][29] - 巨头真正忠诚的是自身在技术战争中的胜率,当“赢”成为唯一目标,“专一”便成为负债[11][12] - 谷歌被迫将TPU这一“自留地”向外开放,AMD接住从英伟达溢出的需求,表明游戏已进入实质性军备阶段[39]
Meta 劈腿,输掉战役的却不是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