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
搜索文档
打通“咽喉要道”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最后一条高瓦斯隧洞贯通
四川日报· 2025-10-20 15:16
项目工程进展 -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全线最后一条高瓦斯隧洞——云雾寨隧洞已于日前贯通 [1] - 云雾寨隧洞全长2928米,设计输水流量6.65立方米/秒 [1] - 隧洞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破碎稳定性差,地下水丰富,高瓦斯风险突出,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1] 工程技术与管理 - 项目团队针对瓦斯隧洞特殊性,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爆破制” [1] - 采取超前地质预报等措施以保障施工安全 [1] 项目规模与构成 - 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是四川“六横六纵”骨干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工程主要由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等组成,共计17条渠道,合计总长375.59千米 [1] 项目效益与影响 - 工程建成后,平均年供水量可达3.96亿立方米 [1] - 将对川东北干旱地区、革命老区以及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基础支撑作用 [1]
行走江河看中国丨南水穿秦岭,引汉济渭“嘹咋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6 14:35
工程概况与规模 - 工程为国家"十四五"重大水利工程,由调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两部分组成 [1][5] - 秦岭输水隧洞全长983公里,输水线路总长超过500公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秦岭底部全面穿越 [5] - 工程穿越岩层深度达2012米,相当于660层楼高 [5] -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北干线隧洞已全线贯通,预计2026年具备通水条件 [1] 供水与发电能力 - 一期工程贯通后,每年可从汉江调水15亿立方米,满足陕西境内21个受水城区超过1400万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 [7] - 黄金峡水电站首台水轮发电机组于2024年3月29日成功并网发电,年平均发电量达1.325亿度,每年可从汉江调水10亿立方米 [9] - 输水效率高,清水从源头流到西安城区仅需12个小时 [7] 实际效益与抗旱作用 - 在2023年陕西春夏连旱期间,工程调水1.2亿立方米,及时有力地保障了西安城区的供水安全 [14] 工程建设挑战 - 施工环境极端,隧洞内常年温度高达40℃,湿度达90% [18] - 面临高频岩爆风险,岩石抗压强度高,整个工程期间岩爆发生了4000多次,高峰期一天达286次 [18] 生态保护措施 - 工程配套建设了亚洲最高标准的鱼类增殖站、鱼道等生态设施,今年已有13类物种共65万尾鱼安家水源地 [16] - 注重环境修复,在远离保护区的地方建设渣场堆放废渣,使用完毕后复垦改建为农田,目前已累计修建高标准农田370亩 [17]
星火成炬|水润中华
央视网· 2025-10-07 14:40
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成就 - 国家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2] - 国家从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实现重大转变 [2] 工程建设与技术能力 -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一系列世界级工程 [2] - 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多次难点突破与技术创新 [2]
重大水利工程新突破!
中国能源报· 2025-09-29 18:48
工程进展 - 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曲江倒虹吸工程成功下穿峨大公路,标志着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 [1] 项目技术细节 - 曲江倒虹吸工程全长约1829米,前接电站尾水池,后接鸡米冲隧洞进口 [3] - 施工面临公路沉降控制精度高、地下管线复杂、生态保护要求严等多重挑战 [3] - 项目采用精细化探测、三维管线定位和生态隔离等创新工艺,实现路基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确保了沿线生态环境和管线安全 [3] 工程规模与效益 - 滇中引水工程是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引调水工程,线路全长664.326公里,其中引水隧洞611公里 [5] - 工程建成后年均引水量达34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滇中地区缺水问题,惠及沿线1100多万人口 [5]
西藏在建投资最大中型水库大坝顺利封顶
新华社· 2025-09-29 02:19
项目概况 - 西藏梅帕塘水库工程大坝于9月28日顺利封顶,标志着水库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项目位于西藏那曲市巴青县杂色镇索曲河中游河道,平均海拔4100米 [1] - 项目总投资额为14.35亿元人民币 [1] - 水库总库容为2410万立方米,坝顶总长539米,最大坝高55米 [1] - 该工程是西藏在建投资最大的中型水库,也是那曲市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 [1] 工程技术 - 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加土工膜砂砾石坝的混合坝型设计,以应对高海拔、低气压、温差大等恶劣自然条件 [1] - 混合坝型设计具有更优的抗渗、抗冻、抗腐蚀性能 [1] - 施工方开展了相关工艺试验,深入分析浇筑层厚、碾压遍数等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 [1] 项目进度与效益 - 梅帕塘水库工程计划于2026年6月完工 [1] - 项目完工后可满足下游河道两岸4.44万亩草场的灌溉需求 [1] - 项目将解决巴青县与索县约5.31万人的城乡生活用水问题 [1] - 工程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
左岸之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7 15:57
永定河与北京城的起源 - 永定河被誉为北京母亲河,其昵称由历史地理学者朱祖希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明确提出 [1] - 北京城起源于永定河边的一个渡口,城市在其左岸土地上向东北拓展,而非穿城而过,这与河流易泛滥的特性有关 [2] - 城市选址遵循“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原则,永定河冲积平原为北京城起源提供了自然基底 [5] - 商周时期,古永定河分为南北两支,在两河之间的高地诞生了北京城最早的样子——蓟城,蓟城依托源自永定河故道的莲花池水系发育 [6] 古代水利工程建设 - 曹魏嘉平二年(250年)修建北京历史上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戾陵堰和车箱渠,用于灌溉农田 [4][7] - 戾陵堰堰体结构为装满卵石的荆条笼,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步,配套修建水门和辅助水坝 [7] - 该工程每年可灌溉农田两千顷,总计灌溉区域高达一百多万亩,使旱田变水田,产量大幅提高 [8] - 戾陵堰历史上多次被洪水冲毁并修复,例如西晋元康五年(295年)洪水冲毁四分之三堰体,后由刘靖之子刘弘率两千将士修复 [9] 金元时期漕运尝试 - 金代为解决通州至京师最后五十里的漕运问题,于大定十二年开掘金口河,引永定河水以补运河水源 [15] - 金口河因西部地势高,水流湍急,不适用于漕运,且金口闸地势比都城高一百四十尺,存在洪水威胁都城的隐患,仅16年后便被堵塞 [16] - 元代郭守敬于1268年再次开掘金口河,通过改造闸门、预开减水口等工程措施,使其成功运行近30年 [21][22] - 元朝末年再次尝试开金口河引西山之煤,但因水流湍急无法行船而告终 [24] 城市供水与治理演变 - 元大都规划放弃金中都旧城,转而依靠永定河故道之一的高梁河水系作为城市供水生命线 [20] - 由于金口河隐患,1292年郭守敬主持修建通惠河,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通过分段水闸调节水位,保障漕运并为大都提供稳定水源 [25] - 明清时期与永定河水患对抗达到巅峰,明代永定河水灾危及北京城达19次,清朝将治理制度化,康熙帝赐名“永定河” [25] - 永定河治理历史表明,城与河的相处是持续互动、探寻共生平衡点的过程,而非一劳永逸的征服 [25]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重庆市藻渡水库工程全线首条输水隧洞贯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8:58
项目工程进展 - 重庆市藻渡水库工程垛垛石隧洞于9月22日顺利贯通,成为全线首条贯通的隧洞,标志着项目输水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 [1] - 垛垛石隧洞全长4098米,断面为城门洞形,底宽2.8米、净高3.56米,连接上游温家沟倒虹吸与下游大河沟箱涵 [1] - 隧洞施工仅用475天完成,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并实现了施工全程零事故 [2] 项目工程概况 - 藻渡水库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和国务院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属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 [1] - 工程由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组成,枢纽工程大坝正常蓄水位375米,总库容达2.01亿立方米 [1] - 输水干渠由总干渠、左干渠和右干渠三部分组成,总长度约94公里,涉及重庆市綦江区、江津区、巴南区等多个区域 [1] 施工技术与挑战 - 项目团队面对隧洞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通风难度大、施工空间狭小等难题,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素描等方式对地质进行准确判定 [1] - 针对围岩多为泥岩、粉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岩层稳定性差的核心风险,团队提出“短进尺、弱爆破、勤支护”方案,并优化爆破参数、动态调整支护方案 [2] - 团队就洞内通风、施工排水展开专项设计,并结合24小时轮班巡查机制,保证了施工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1][2] 项目战略意义 - 水库建成后将成为綦江城区及沿岸乡镇的防洪屏障,显著提升区域供水灌溉能力,兼具生态保护与发电效益 [2] - 该工程对完善重庆水网布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 重庆市水利局将持续强化指导,聚焦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与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推动项目尽早建成投用 [2]
全线首条,贯通!
中国能源报· 2025-09-22 17:36
项目工程进展 - 重庆藻渡水库工程全线首条输水隧洞(垛垛石隧洞)顺利贯通 [1][3] - 垛垛石隧洞全长4098米,断面为城门洞形,底宽2.8米、净高3.56米,连接上游温家沟倒虹吸与下游大河沟箱涵 [3] 项目规模与设计 - 藻渡水库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和国务院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属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 [3] - 枢纽工程大坝正常蓄水位375米,总库容达2.01亿立方米 [3] - 输水干渠由总干渠、左干渠和右干渠三部分组成,总长度约94公里,涉及重庆市綦江区、江津区、巴南区等多个区域 [3] 项目战略意义 - 水库建成后将作为綦江城区及沿岸乡镇的防洪屏障,显著提升区域供水灌溉能力,兼具生态保护与发电效益 [3] - 项目对完善重庆水网布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重庆藻渡水库工程全线首条输水隧洞贯通
央视新闻· 2025-09-22 14:45
工程进展 - 重庆藻渡水库工程垛垛石隧洞全线首条贯通 全长4098米 断面为城门洞形 底宽2.8米 净高3.56米 [1] - 隧洞连接上游温家沟倒虹吸与下游大河沟箱涵 是输水工程的重要路线 [1] 项目概况 - 藻渡水库属国家172项节水供水和国务院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为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 [1] - 项目由中交上航局 中交二航局 长江设计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具体实施 [1] - 枢纽工程大坝正常蓄水位375米 总库容达2.01亿立方米 [1] - 输水干渠由总干渠 左干渠和右干渠三部分组成 总长度约94公里 [1] 覆盖区域 - 工程涉及重庆市綦江区 江津区 巴南区等多个区域 [1] 战略意义 - 建成后将成綦江城区及沿岸乡镇防洪屏障 显著提升区域供水灌溉能力 [1] - 兼具生态保护与发电效益 对完善重庆水网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
世界最高,下闸蓄水!
中国能源报· 2025-09-20 16:15
工程概况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 标志着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从建设阶段转入运行准备阶段[1] - 工程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玛拉克河中下游大石峡峡谷 主体由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和泄洪系统组成[3] - 大坝最大坝高247米(相当于80层楼高) 坝体填筑量1890万立方米(可填满7000多个标准泳池)[3] 发电能力 - 安装3台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达75万千瓦[3] - 年发电量超过18亿度清洁电能 可满足65万户家庭年度用电需求[5] - 承担新疆南疆四地州电力系统调峰任务[5] 综合功能 - 设计总库容11.7亿立方米(相当于6个天山天池蓄水量) 为农业灌溉提供稳定水源[5] - 每年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 改善流域生态环境[5] - 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 将下游河道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5] 建设进度 - 工程于2019年11月全面动工 2024年12月完成大坝填筑封顶[5] - 计划2026年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