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
搜索文档
莫让“擦边球”磨损“铁规矩”
人民日报· 2025-08-06 10:50
文章核心观点 - “擦边球”行为是触及政策法规边界、钻政策法规空子的行为,其实质是用表面合法的假象掩盖不完全合法的真相 [1] - 打“擦边球”绝非无伤大雅的小聪明,其本质是规矩意识被侵蚀,更是对纪律权威的慢性消解,会导致“破窗效应” [2] - 杜绝打“擦边球”需要依靠提升党性自觉和严密有效的制度约束双管齐下 [3] “擦边球”的表现形式与危害 - 一些行为如收受特产、购物卡时美其名曰“礼尚往来”,实则是违反廉洁纪律的开端 [1] - 借集体之名行小团体之私,将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1] - 每一次“擦边”都是在向纪律红线发起危险的试探,每一次“变通”都在蚕食规矩的权威 [1] - 规矩、纪律的刚性是其发挥价值和功能的根本前提,若成为富有弹性的“橡皮筋”最终将沦为一纸空文 [2] 优秀典范与警示 - 优秀领导干部如焦裕禄、谷文昌、高德荣对小事小节近乎“苛刻”的要求,深刻诠释了坚定的党性自觉 [2] - 清正廉洁要从小事小节守起,遵规守纪没有变通余地,小洞不补将导致大洞吃苦 [2] - 若总是打“擦边球”,对规矩和纪律的敬畏之心便会瓦解,终将从量变到质变、从小节到大错 [2] 治理措施与方向 - 党员干部需以理论学习为“强身健体”的良方,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3] - 以自我革命为“锋利的手术刀”,刀刃向内,常以典型案例为镜,让廉洁自律成为内心深处的自觉追求 [3] - 相关部门要紧盯奢靡享乐隐形变异的新动向,及时将快递送礼等违规违纪新形态纳入监督范畴 [3] - 需织密立体监督网,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善用政务小程序等新平台新方式 [3] - 对变通操作露头即打,形成强大震慑力,以刚性执纪让“擦边球”无处遁形 [3]
新视野·“作风建设”系列谈丨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5 08:40
作风建设核心举措 - 江西省寻乌县纪委监委深入村居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 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 - 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 纠树并举破立并进 将作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结合[2] - 坚持治"四风"树新风并举 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 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 党风建设历史传承 - 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 形成立党兴党的执政根基[4] - 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永葆生机的精神密码[4] - 新时代以来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6] 领导干部示范作用 - 领导干部作风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 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6] - 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 掌握作风建设主动权[6] - 领导干部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 关系民心向背决定党的群众基础[8] 作风建设实践要求 - 党员干部要培养担当实干作风 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担苦担难担重担险[10] - 秉持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推动形成清清爽爽同志关系和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10] - 把心思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上 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 在实处见效中彰显作风转变[10] 党风与社会风气互动 - 党风决定社风民风 社风民风影响党风 彼此深刻影响相互塑造[11] - 以"头雁效应"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 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良好氛围[11] - 将党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全社会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11]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常抓不懈 严抓不怠
新华网· 2025-07-31 19:09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 - 2023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1] - 批评教育和处理37217人 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871人 [1] 作风建设现状与挑战 -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但隐形变异问题仍存在 [1] - 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松懈心态 将作风建设误认为阶段性任务 [1] - 形式主义出现新变种 如以白头文件、电话通知替代正式发文 [1] - 违规吃喝转入私密场所 逃避监督手段更加隐蔽 [1] 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 需以"零容忍"态度强化监督执纪 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 [2] - 应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破除"唯台账""唯留痕"等形式主义 [2] - 监督渠道持续拓宽 群众参与正风肃纪积极性显著提升 [2] -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反映问题快速响应 形成震慑效应 [2] 作风建设长期性要求 - 需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 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管理 [1][2] - 必须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1] - 强调常抓不懈、严抓不怠 推动优良作风蔚然成风 [2]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常抓不懈 严抓不怠
新华社· 2025-07-31 16:50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 - 2023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37217人 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871人 [1] - 作风问题存在顽固性和反复性 隐形变异现象仍存 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松懈心态 [1] 作风建设现状与挑战 - 会议文件表面缩减但以白头文件、电话通知等形式复归 违规吃喝转向私密场所逃避监督 [1] - 需以"零容忍"态度强化监督执纪 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破除形式主义 [1] 社会监督与长效机制 - 监督渠道拓宽使群众参与正风肃纪积极性提升 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反映问题快速响应形成震慑 [2] - 作风建设需融入日常常抓不懈 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防止反弹回潮 [2]
书记谈丨营造高校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31 08:2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关键举措,高校需强化作风建设以保障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1] - 高校作风建设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教育公平、落实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具有核心意义 [2][3][4] - 高校作风建设需一体推进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并通过学习教育、查摆问题、动真碰硬整改等路径落实 [5][6][7][8][9] 加强高校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 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承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强化作风建设是坚守教育政治属性的保障 [2] - 加强作风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风清气正环境能帮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3] - 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教育公平、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能坚定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信心并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3] - 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的重要保障,能净化高校生态以更好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4] 加强高校作风建设的内涵要求 - 高校作风建设要坚持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一体推进,以党风政风为引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作用 [5] - 高校作风建设要以师德师风为示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引导教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6][7] - 高校作风建设要以校风学风为方向,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激励其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并为祖国人民永久奋斗 [7] 加强新时代高校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 将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度融合,坚持守正创新、纠树并举 [8] - 在“学”上持续发力,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引导党员师生从政治高度把握作风建设重要性 [8] - 在“查”上求真务实,结合监督深入查摆“四风”问题和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的短板弱项 [8] - 在“改”上动真碰硬,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并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校园 [9]
解读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半年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30 09:58
核心观点 - 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上半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3548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149729人 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0761人 传递出一严到底纠治"四风"的强烈信号 [1] 查处数据总体情况 - 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3548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149729人 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0761人 [1] - 连续第142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彰显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决态度 [3] 各级别干部查处情况 - 查处省部级领导干部问题6起 地厅级领导干部问题550起 县处级领导干部问题6584起 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106408起 表明无论职务高低均严肃处理 [4]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 - 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7278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77405人 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7305人 [6] - 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方面查处问题539起 处理699人 处分478人 [6] - 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方面查处问题49204起 [6] - 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消极应付损害群众利益"方面查处问题4208起 [6]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查处 - 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56270起 批评教育和处理72324人 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3456人 [8] -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29997起 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53.3% [8] - 违规吃喝问题12150起 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21.6% [9] 风腐同查同治机制 - 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 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 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 [2] - 把风腐同查同治贯穿到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各环节 落实到警示教育整改整治制度建设各方面 [11] - 山东省济南市纪委监委梳理2024年全市查处的104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细化"必问必核事项" [12] 基层减负专项整治 - 聚焦脱离实际定政策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 [5] -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先后3次对9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7] - 紧盯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严肃查处 [7]
承诺的就要兑现(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4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党员领导干部的承诺与践诺主题展开,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信息。经核查,全文内容均属于党政建设范畴,无符合投资研究分析要求的商业数据、行业动态或企业案例。 根据任务要求,若内容不涉及公司和行业分析则无需输出。本文献属于党政理论文章范畴,建议切换至政策研究或行政管理领域进行解读。
本正而形聚 本不正则形必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7 08:35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旨在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 -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根本问题[1] 领导干部示范作用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中央政治局同志从自身做起[2] - 领导干部作风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冲锋在前能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和群众衷心拥护[2] 作风建设具体措施 - 党中央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一顿饭、一场酒等小事小节抓起,经过十年磨一剑的革命性锻造,刹住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3] - 通过从小抓起、以小见大的方式,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3] 作风建设成效 - 经过十多年努力,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党上下积极性显著提高,学风、文风、会风明显改进[4] - 作风建设并非要搞成暮气沉沉,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4] 国际影响 - 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是国内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也是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钥匙"[5] - 国际社会注意到十八大后中国的正风反腐,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相信中国共产党是动真格的[5][6] 长期坚持 -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6] - 作风建设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需要持续努力[6]
时代专论丨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17 08:35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党的自我革命与作风建设理论渊源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抓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经验[1] - 中华文明将"风"从自然现象拓展至人文政治领域,形成"观风知政"的政治反馈机制[3]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未直接定义"党的作风",但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应具备良好风气与习气[4]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理论体系 - 毛泽东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首次系统构建作风建设理论体系,提出"正党正人"功能[5] -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指出"搞好党风具有决定性意义",将作风建设列为新时期关键任务[5] -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严纠"四风"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5][13] 党的作风建设历史经验 -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百年党史,从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到改革开放真理标准讨论[7] - 理论联系实际学风体现为"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的实践方法论[8][9] - 密切联系群众作风通过"同吃同住"等实践奠定执政基础,八大党章明确反对官僚主义[9] 新时代作风建设实践创新 - 中央八项规定继承正定、宁德等地治理经验,从八个方面立规形成制度闭环[14] - 十八大后建立月报制度,141个月持续公布违反八项规定数据强化长效震慑[17][19] -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基层减负年"等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16][17] 纪律保障与体制机制创新 - 1933年《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训令开启制度化反腐,严查王仲案等标志性案件[10] - 三次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出台《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完善法规体系[18] -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