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与民争利
icon
搜索文档
“苏超”的作业该怎么“抄”?|壹快评
第一财经· 2025-06-07 23:23
苏超联赛成功经验分析 核心观点 - "苏超"联赛成为文体经济融合的优秀范例 通过省内13个地市足球对抗赛形式 带动文旅消费和赛事经济 在全国范围产生广泛影响力 [1] - 成功三大核心原因:江苏地市经济发达均衡(13市均位列全国GDP80强) 足球群众基础良好 地域梗文化放大赛事传播效应 [1] - 避开三大决策陷阱(科学民主决策/政府适度放权/不与民争利)是隐性成功要素 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2][4][5][6] 决策机制分析 - 采用科学民主决策流程:省领导提出设想后 组织多部门联合论证 承办单位反复征求参赛队意见 最终形成群策群力方案 [2] - 区别于拍脑袋决策案例:对比江西抚州盲目引进特色小镇导致烂尾 "苏超"通过小规模测试赛(南京VS苏州)验证可行性后再全面推广 [2] 政企协作模式 - 政府精准定位角色:仅负责规则制定(限定职业球员数量) 硬件保障(选择2000座以上场地) 媒体氛围营造(不干预民间造梗) [4] - 简政放权成效显著:联合13地市政府+足协+体育产业集团承办 激发市场创造力 赛事爆火后政府才介入球迷接待等配套服务 [4] 商业运营策略 - 坚持惠民票价策略:多数场次定价10元并附赠礼品 虽被黄牛炒至200-500元仍维持原价 场均观众突破1.5万人次 [5][6] - 经济效应远超票务收入:通过65场以上赛事带动赞助商合作/广告效应/文旅消费 综合收益远超千万级票务收入 [6] 可复制性评估 - 基础条件门槛:需具备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参考江苏13市GDP均前80)、成熟体育群众基础、特色地域文化三大要素 [1] - 核心借鉴方向:决策流程规范化(避免领导独断)、政府职能边界清晰(管办分离)、商业让利培育市场(短期亏损换取生态繁荣)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