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床科研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培养医师科学家 用系统科研解决临床痛点
央广网· 2025-09-23 17:10
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养计划概况 - 计划于去年正式启动,旨在培养兼具高水平临床能力和系统科研素养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1] - 首批30名学员已完成一年脱产培训并结业,第二批50名学员已入选 [1] - 培养经费由北京市财政、学员派出单位和学员共同出资,其中学员承担部分不超过总经费的4% [4] 首批学员研究成果与转化 - 首批30名学员共凝练出69个高质量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方案,22名学员新获科研项目支持 [4] - 学员白云洋的课题发现62%的种植体并发症患者其种植体周围钛颗粒出现量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 [2] - 该研究提出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降低钛颗粒种植体周围炎的策略,并已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3] - 学员聂曦明的研究在96例病人中,对其中8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实现平均提前5小时的预警 [3] - 聂曦明的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并申请专利,据此开发的智能监护预警平台已在北京天坛医院安装 [3] 培养模式与支持体系 - 采用双导师制,由临床导师和基础导师协作指导,帮助学员快速掌握跨领域研究思维和方法 [2][3] - 计划拥有5家基础研究培养基地和临床研究培养基地,为学员提供高水平科研训练环境 [4] - 第二批学员课程涵盖研究方向凝练、临床研究管理、大语言模型应用及成果转化等内容 [5] - 首批10名优秀学员获得滚动支持,显示对持续创新的鼓励 [4] 计划扩展与行业影响 - 第二批培养对象扩大至50名,覆盖29家在京三级公立医院,较首批规模显著增加 [1][4] - 涉及专业范围从首批的6个一级专业新增至10个,包括新增妇产科、儿科等关键领域 [4] - 该计划是政府主导的试点,旨在将北京的科技人才和医疗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5] - 计划目标是为我国医学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北京发现、北京方案和北京标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