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乙型流感
icon
搜索文档
流感还是感冒?全面解析与科学防治指南
人民网· 2025-11-18 11:02
流感病毒类型与特点 - 甲型流感病毒包括H1N1和H3N2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分为Victoria和Yamagata两个谱系[5] - 甲型和乙型流感感染后症状相似,包括急起高热达39°C-40°C、咽喉痛、咳嗽、头痛、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和乏力[5] - 丙型流感通常症状不明显,多为轻微呼吸道感染,主要出现在儿童中,很少引发大规模流行[6] - 丁型流感主要感染牛和猪等家畜,目前未发现对人类具有致病性[7][8][9] 特殊人群临床表现 - 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和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乙型流感引起的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比成人更常见[3] - 老年人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无发热或低热,咳嗽咳痰、气喘和胸痛明显,也可表现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5] 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别 - 普通感冒病原多样,症状集中在鼻咽部如鼻塞、流涕和喉咙痛,全身症状轻微,一般不发烧或仅低烧,传染性弱且很少引发严重并发症[9][10] - 流感由特定流感病毒引起,发病急且全身症状重,表现为突发高热39°C-40°C、畏寒、剧烈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传染性强且易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10][11] 治疗与防护措施 - 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应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可配合解热镇痛药和清热解毒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11][12] - 日常防护包括使用肥皂流动水洗手、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开窗通风和避免人群聚集[12][13] - 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间为每年9-10月,接种后2-4周产生保护性抗体,现有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适用于6月龄以上无禁忌症人群[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