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托管

搜索文档
“互助托管”照顾宠物却致宠物生病 押金该退吗?
人民网· 2025-07-17 09:01
案件概述 - 北京海淀区法院审理一起"互助托管"纠纷案,涉及宠物猫照顾押金退还问题 [1] - 双方通过社交媒体约定免费住家照顾宠物猫,受托人支付2000元押金但擅自离京导致宠物生病 [1] - 宠物主人扣除1400元押金(含1000元违约赔偿+200元宠物医疗费+200元床品使用费)仅退还600元 [2] 争议焦点 - 受托人李女士主张退还1400元押金及500元法律服务费 [1] - 委托人张女士举证对方违约离京5天且导致宠物健康问题 [2] - 法院认定双方存在口头合同关系,受托人未履行连续照料义务 [2] 调解结果 - 法院主持调解达成和解,张女士当庭退还600元押金 [2] - 未支持法律服务费诉求,押金扣除比例按实际损失调整 [2] 行业风险分析 - 社交媒体互助托管模式存在法律风险:无书面合同、身份核实缺失、责任界定模糊 [3] - 案件涉及委托+保管混合法律关系,超出传统有名合同范畴 [3] - 典型风险包括宠物伤亡、财物损失、隐私泄露及举证困难 [3] 行业规范建议 - 缔约前需查验身份证件及背景信息 [4] - 书面协议应明确服务标准、押金规则、免责情形等条款 [4] - 建议安装监控设备并每日文字确认履行情况 [4] - 合同需量化服务对价标准(如本案按200元/天计算违约赔偿) [5][6] 合规运营模式 - 合法性要求:服务内容需符合公序良俗 [5] - 可视化机制:实现服务过程可查验(如房屋使用权与宠物照料的价值互换) [5] - 标准化建设:对无名合同需补充履行方式及验收标准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