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文化
搜索文档
36米长卷再现老舍笔下模式口
北京晚报· 2025-10-21 15:49
活动与出版物 - 北京日报出版社举办《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图书分享会并出版新书 [2][3] - 该书作者为民俗学家何大齐,活动现场展示了其耗时30年手绘的36米京西古道全景长卷 [2] - 图书内容完全按照原画复制,并收录作者采风速写原稿,兼具收藏与文化价值 [3] 作品内容与细节 - 长卷采用“古道旧貌+模式口新颜”双视角,展现首都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发展成果 [2] - 长卷中绘有人物232位、骆驼32头、驴马29匹、狗16条、鸡8只、店铺16家、摊商29个 [2] - 作品特意保留了驼队客栈、铁匠铺等已消失的业态风貌,再现了老舍笔下的模式口古街风貌 [3] 文化价值与影响 - 京西古道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及长城文化的重要历史承载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评为“100项重大新发现”之首 [2] - 长卷复制品曾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于首钢园展览,并被模式口历史文化民俗陈列馆制作成动画进行展示 [2] - 活动通过带领居民游客走访街区、对比长卷旧貌与现实场景,生动呈现古街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 [3]
36米长卷再现老舍笔下模式口风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06:49
文化传承项目 - 《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图书分享会在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行 活动旨在展现首都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发展成果 [1] - 项目通过"古道旧貌+模式口新颜"双视角呈现 北京日报出版社邀请作者民俗学家何大齐展示其历时30年手绘的36米京西古道全景长卷 [1] - 京西古道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及长城文化的重要历史承载 具有民族融合 军事防御 商贸物流 宗教活动 城市供给等多元功能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评为"100项重大新发现"之首 [1] 艺术作品细节 - 何大齐为绘制长卷曾无数次走访京西古道并采访当地老人 长卷中绘有人物232位 骆驼32头 驴马29匹 狗16条 鸡8只 店铺16家 摊商29个 [1] - 长卷复制品曾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于首钢园展览 其动画版本由古道斯存(模式口历史文化民俗陈列馆)制作展示 [1] - 作者在长卷中特意保留了驼队客栈 铁匠铺等已消失的业态风貌 旨在留下京西古道的珍贵记忆 [2] 出版物与活动 - 北京日报出版社全新出版《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图书 内容完全按照原画复制并收录作者采风速写原稿 兼具收藏与文化价值 [2] - 活动中何大齐带领居民游客走访模式口街区 包括百年布店原址 过街楼遗址 龙王庙广场等地 通过长卷旧貌与现实场景对比呈现古街变迁 [2]
36米长卷再现老舍笔下的模式口,何大齐讲述30年创作历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17:49
图书分享会活动 - 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图书分享会 [1] - 活动由北京日报出版社组织,作者何大齐现场展示其耗时30年手绘的36米京西古道全景长卷 [1] - 活动通过“古道旧貌+模式口新颜”双视角展现首都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发展成果 [1] 京西古道历史文化价值 - 京西古道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及长城文化的重要历史承载,承担过民族融合、军事防御、商贸物流等多元功能 [3] - 古道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评为“100项重大新发现”之首 [3] - 现代交通体系使其失去往日繁华,但其文化仍存活于沿途大量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上 [3] 《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创作细节 - 作者何大齐为绘制长卷无数次走访京西古道,向当地老人了解地区变迁 [5] - 长卷绘有232位人物、32头骆驼、29匹驴马、16条狗、8只鸡、16家店铺及29个摊商 [5] - 长卷复制品曾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于首钢园展览,并被制作成动画在古道斯存陈列馆展示 [5] 图书出版与文化传承 - 北京日报出版社全新出版《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图书,内容完全按原画复制并收录作者速写原稿 [7] - 出版目的是将艺术性文化抢救工程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城市记忆体验 [7] - 作者持续30年开展古道速写抢救性记录,在长卷中特意保留驼队客栈、铁匠铺等已消失的业态风貌 [9] 活动反响与公众参与 - 活动现场人气十足,街区居民和来往游客纷纷驻足聆听 [10] - 作者带领居民游客走访模式口街区百年布店原址、过街楼遗址等地,对比长卷旧貌与现实场景 [9] - 一位作者40年前的学生,虽腿脚不便仍坚持听完全程,因长卷与老师重逢难掩激动 [10]
《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模式口的风情神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16:0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何大齐 绘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翠微山麓迤逦行,峰峦绵绵草木葱。 2006年作品完成了,有十七八米长,有关部门印成折页,作为对外交流活动中赠送的礼物。2014年石景 山区要修建一座博物馆,请我把长卷放大,以便展出。这次重画时,我就把第一版的不足之处一一加以 改正,最后画成高70厘米、长36米的巨幅长卷,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此画的复制品在"古道斯存"模式 口民俗文化陈列馆长年展出,并制作成动画片,重现旧景,向游人滚动播放;复制品也曾于北京冬奥会 期间在首钢园展出。 模式口是京城通往京郊门头沟与河北张家口的交通要道,是京西出产的果品、煤炭、木材的进京必经之 路。口外的牛羊皮货进京,也要从此经过。模式口又是戍守京城的西部门户,隘口地势险要,易守难 攻,是从西部进京的重要关口,历代政府都在此驻军把守。模式口还是一条"香道",每年正月初一到十 五、四月初一到十五,上百个自发"花会"团体与无数香客,在前往天泰山、妙峰山进香拜佛时,都会途 经此地。模式口自古就是一条商道,满足商旅需求的买卖店铺逐渐发展起来。那时长途运输要经过大漠 山路,没有公路,只能靠骆驼、骡马来驮运,旅途的艰辛 ...
模式口的风情神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2 08:28
何大齐 这是我写在长卷画作《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卷首的题画诗。这幅长卷倾注了我的心血,倾注了我对这片土地的热 爱,我用画笔为京西这条古老的商道留下了旧影。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景山区任教,在这里工作、生活了43年。我走遍了石景山的山山水水,也留下了大量的速写作 品,其中模式口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1964年,我刚到石景山工作,就有人向我介绍:"你喜欢画画儿,应该到模式口看看,那里有山有水,有村落古寺,有十 分难得的好景色。"于是我利用星期日的时间,带着速写本到了这里。当我爬上村西口的山崖,向东俯视这龙形古道时, 只见北边是蟠龙青山,南边有环形绿坡,街上民居古旧,商铺林立,繁华旧景尚有遗痕,我拿出速写本画下这京郊少有 的村貌。后来我又多次到模式口画民居、寺庙,观赏法海寺的壁画、古柏。 《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何大齐 绘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翠微山麓迤逦行,峰峦绵绵草木葱。 悦耳悠悠驼铃声,商旅往来进京城。 酒帘字幌招醉客,古刹晨钟暮鼓鸣。 繁华往事如梦幻,今日寻觅旧时情。 其中有一家开在街东头,店铺的掌柜是山西人,姓张,人们戏称这里是"老西儿店",其实门口写的是"张记客店"。此店 最受欢迎,因为掌柜了解商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