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地下空间发展
搜索文档
专家:城市地下空间将呈现“开发集约化、技术智能化、功能复合化”特征
新华财经· 2025-09-25 23:10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将呈现开发集约化、技术智能化、功能复合化特征 [1][2] - 行业以创新为引领,需深入开展地下生命线工程及城市战略空间开发建设的关键理论研究 [2] - 行业需研发深地探测、智能建造等前沿技术,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水平,探索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模式 [2] 上海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已建地下工程超4.37万个,总建筑面积近1.65亿平方米 [1] - 上海去年建成北横通道、银都路越江隧道、泰和污水处理厂、上海松江站等工程项目 [1] - 上海今年将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和18号线二期,并积极推进张园城市更新和东方枢纽等重大工程 [2] 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 - 工程实践促进了地下工程理论发展,提升了规划设计、施工技术、环境质量保障、防灾减灾及数字化技术水平 [2] - 未来城市地下道路创新发展论坛涉及通风净化、复杂环境施工、沉井工艺、UHPC新材料应用等议题 [2] - 地下空间智能建造与绿色低碳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度融合 [3] -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论坛关注历史建筑保护性开发、既有建筑病害治理、中心城区高架更新等实践难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