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子弟兵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刘老庄连”的兵 不变的爱民心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上,战旗方队浩荡驶过天 安门广场。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迎风招展,气势如虹。 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副连长王宸一高擎"刘老庄连"战旗,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庄严接受检 阅。 电视直播画面在这面战旗上停留近20秒。细心观众注意到,战旗上的"刘老庄连"的"庄"字多了一点,写 作"庒"。"这与1943年旗帜上的写法保持一致。按当时的书写习惯,'庒'是'庄'的异体字。"王宸一介 绍。 一字一点,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英烈的致敬。网友的评论令人动容:"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 部队!" 战旗猎猎,忠魂不泯。这场景,将人们的思绪带回82年前那场气壮山河的战斗—— 1943年3月18日,江苏淮阴刘老庄。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 九团四连82名官兵以血肉之躯死守阵地,与千余名日伪军血战到底,最终全员壮烈牺牲。 英雄为人民而战、为人民牺牲,人民哺育英雄、再造英雄。 战后,当地群众选送82名优秀青年参军,新四军第三师七旅重新组建该连,并将其命名为"刘老庄连"。 从此,"刘老庄连"这个用生命熔铸的番号,成为人民军队 ...
又见丨那个说“凯然而归”的年轻人,永远留在了刘老庄
央视新闻· 2025-08-01 14:09
英雄事迹 - 新四军指导员李云鹏在22岁时写下家书表达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信中包含11个关于家庭情况的询问 并因担心泄密而用破折号代替作战内容 [3] - 李云鹏曾用名李亚光 后改名李云鹏寓意"云里大鹏展翅高飞" 其妹妹回忆他自幼立志驱逐侵略者 并在日记写下"卖国可耻 救国光荣"的誓言 [4] - 1943年春 李云鹏所在82人连队在淮阴刘老庄阻击数十倍日军 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用生命兑现救国誓言 [1][4] 历史传承 - 部队重建该连队并授予"刘老庄连"荣誉称号 李云鹏父亲李梦祥与连队战士合影 将家中子女名字都加入"云"字以示纪念 [4] - 李云鹏家书中"待风息波静 凯然而归"的愿望未能实现 其事迹展现了人民子弟兵为守护家园视死如归的精神 [4] 精神象征 - 通过家书与照片体现人民军队来源于普通百姓家庭 他们用生命保卫祖国山河与父老乡亲 [4] - 刘老庄连82名烈士的事迹彰显了人民军队打不散压不垮的战斗精神 在建军节具有重要纪念意义 [1][4]
有一种安全感,叫“人民子弟兵”(金台点兵)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军人英勇事迹 - 陆军第81集团军某部军人张伟在休假期间连续营救5名溺水群众,最终因体力透支昏厥送医康复 [1] - 救援过程中张伟已明显体力不支,仍跪地恳求母亲允许再救一人,体现舍己为人精神 [1] - 张伟表示"决不能放弃任何一条生命",其"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信念感动群众 [1] 军人职业素养 - 成功施救5人展现部队系统化训练成果,包括高强度体能、水域救援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 救援过程检验军人专业素养,在体力极限时仍能保持冷静判断和专业技巧 [2] - 部队通过实战能力锻造和复杂环境训练培养官兵专业本领 [2] 军队精神传承 - 张伟受部队老英雄黄宗德精神激励,体现军人血脉传承 [1] - 从战争年代黄宗德体内残留3块弹片,到新时代军人救援壮举,展现一脉相承的牺牲精神 [1] - 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历史事迹与当代军人行为共同体现忠诚信仰 [2] 军队社会价值 - 人民军队在抗洪、地震等灾害中始终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保护群众安全 [3] - 实践证明人民军队是党和人民可信赖的力量,提供"人民子弟兵"的安全感 [3] - 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核心职能得到充分体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