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休戚与共
icon
搜索文档
文物诉说跨越国界的生死情谊(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10-26 06:12
展览核心内容 - 展览主题为“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通过文物展示烽火岁月中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密码[6][7] - 文物作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是鲜活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动人往事,无声回答中华民族如何挺过至暗时刻走向光明[6][9] 代表性文物与故事 - 埃德加·斯诺的钢笔曾写下《红星照耀中国》最初手稿,细致记录毛泽东同志形象,将“延安的声音”传遍世界,该书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球引发震动[7] - 白求恩发明的“卢沟桥”药驮子模型设计精巧,可容纳100次手术、500次包扎所需物品,在涞源战斗中其连续工作69小时成功为115名伤员完成手术[8] - 印度援华医疗队5位医生取名带“华”字,1938年带54箱紧缺药品穿越日军7道封锁线抵达前线,柯棣华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最终积劳成疾在32岁病逝[8] 国际支援事迹 - 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在空战中负伤,驾驶受损战机坠入长江将生命留在中华大地[9] - 美国飞虎队在驼峰航线上顶暴风雪运送物资,先后有1000多人长眠于雪山之中[9] - 南京安全区组织者拉贝用住宅保护600多名中国难民,日记中写道不后悔留下因拯救了许多人性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