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逃逸

搜索文档
Cancer Cell:类器官研究揭示非小细胞肺癌的亚克隆免疫逃逸
生物世界· 2025-07-07 11:17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挑战 - 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很少出现完全临床响应 大多数患者仅部分响应 提示肿瘤内部免疫压力或敏感性不一致 [2] - 多区域取样研究显示抗肿瘤免疫存在广泛肿瘤内异质性 不同区域在免疫细胞浸润 新抗原表达及T细胞受体库方面差异显著 [3] - 局部免疫逃逸可能导致严重临床后果 存在多处"冷肿瘤"区的患者预后尤其不佳 [3] 亚克隆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 肿瘤由多个遗传不同克隆组成 但单个亚克隆分离培养困难 遗传多样性对免疫逃逸的影响尚不明确 [4] - 研究团队利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肿瘤区域建立患者来源类器官系 揭示亚克隆免疫逃逸现象 [6] - 通过TRACERx肺癌演化研究构建类器官-T细胞共培养平台 实现单克隆分辨率的功能分析 [8][9] 关键实验发现 - 从3名患者11个肿瘤区域建立类器官系 分离出81个独立克隆亚系 与TIL或NK细胞共培养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亚克隆免疫逃逸 [10] - 免疫逃逸亚克隆代表独特演化史的遗传谱系 同一肿瘤可分离出免疫逃逸与非逃逸亚克隆 证实亚克隆演化直接影响逃逸能力 [10] - 共培养技术能以亚克隆分辨率识别免疫逃逸 不同亚克隆在逃逸能力方面存在内在差异 演化过程塑造逃逸机制 [11][13]
新冠再来袭 专家提醒:当前正处于小波峰
经济观察网· 2025-05-16 08:23
新冠阳性率趋势 - 近一个月新冠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阳性率从3.3%升至6.3% [2] - 专家判断当前处于波峰区域,预计阳性率不会超过上一轮波峰的21%,6月中下旬可能下降至5%或以下 [5] - 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省份,可能与气候差异有关 [7] 感染人群特征 - 15-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中,新冠阳性率在门急诊和住院病例中均排名第一 [3] - 老年人感染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5-7天),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仍有重症风险 [3] - 年轻人感染后症状较轻,通常3-5天缓解,主要表现为中低程度发热、咽痛、咳嗽 [3] 病毒流行特征 - 当前流行毒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具有较高免疫逃逸能力,但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 [6] - 该毒株传播优势略强于此前毒株,但不会导致比JN.1变异株更严重的疾病 [6] - 自2023年3月以来,新冠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群体免疫力下降为近期阳性率上升创造条件 [6] 防护建议 - 专家建议在人群聚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重点保护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4] - 敏感人群如再次感染,建议48小时内口服抗新冠药以降低风险 [4]
Nature重磅发现:牛磺酸竟能帮助癌细胞代谢,促进白血病
生物世界· 2025-05-15 17:39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牛磺酸 (Taurine) ,是一种条件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和丰富的氨基磺酸,广泛分布于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中,因最 先于牛胆汁中发现而得名。常见的功能饮料中就添加有牛磺酸,以补充能量,改善疲劳。 而最近,关于 牛磺酸 的研究接连登上三大顶刊 Science 、 Cell 和 Nature ,这些研究揭示了 牛磺酸的新功能—— 抗衰老 、 提高癌症治疗效果 ,以及 抗肥胖 然而,2025 年 5 月 14 日, Nature 期刊发表了一项最新 牛磺酸 研究论文,这次的发现有些不一样。 这项研究来自美国 罗切斯特大学, 论文题为: Taurine from tumour niche drives glycolysis to promote leukaemogenesis ,该研究表明 , 肿瘤微环境中的 牛磺酸驱动糖酵解,从而促进白血病发生发展。 来自微环境的信号对于发育、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而言至关重要。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促进癌症进展的特定信号,但针对癌症干细胞受体的疾 病相关微环境配体的系统性研究,却一直不足。 在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