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

搜索文档
数智技术驱动终身教育深刻变革
新华日报· 2025-06-28 05:12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列为重要目标 [1] - 数智技术正驱动终身教育深刻变革,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1] 数智技术重塑终身教育内涵 - 教育模式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侧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 [2] - 大数据和AI技术使学习者能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自主选择内容并实时调整进度 [2] - 数字资源库和在线平台普及极大拓展资源获取途径,满足多样化需求 [2] 职业发展与教育公平 - 在线学习平台助力职业发展,帮助员工快速提升技能以适应职场变化 [2] - VR/AR等技术打破地域经济壁垒,促进教育公平和资源普惠 [2] 终身教育的理论逻辑 - 以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强调个体潜能持续开发 [4] - 通过普惠性人力资本理论重构资源分配,化解数字鸿沟 [4] - 人力资本理论与创新驱动战略结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转换器 [4] 实践路径与体系建设 - 需构建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完善动态更新和激励机制 [5] - 建立全国性在线教育标准认证体系,强化质量监管 [5] - 打造一体化智慧学习平台,实现资源跨区域共享 [5][6] 教学模式创新 - 推广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元模式 [6] - 利用学情识别系统和智能导学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6] 数字素养培养 - 加强社会数字科普和学校数字教育,提升公民技术应用能力 [6] - 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提高数智技术教学能力 [6]
陕西发布2024年儿童发展数据
陕西日报· 2025-06-04 06:43
公共文化阵地普惠全民。我省现有118个公共图书馆、119个文化馆、6个公共美术馆、1337个乡镇 (街道)综合文化站、19271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免费开放。 6月3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按照《陕西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于近 日发布了2024年全省儿童在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等7方面的数据。 健康领域成绩斐然。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5年的14.5/10万下降到2024年的6.05/10万;婴儿死亡 率从2015年的6.75‰下降到2024年的2.25‰,保持持续下降趋势,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福利保障逐步完善。完成16.8万名流动儿童的监测摸排工作,安排中央及省级资金1.08亿元,实现 全省3677名孤儿和709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应保尽保。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断推进。截至2024年底,我省共有城市社区家长学校3266个、农村家长学校 11503个。全省法院共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160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478次。截至2025年4月,全 省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有2289个,其中,普惠托育机构1002个,托位总数16.3万个,每千人 ...
各地少先队开展“六一”主题活动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主题活动开展情况 - 全国少工委部署"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主题活动 包含主题队日 入队仪式 参观寻访 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 [1] - 少先队员通过"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小百灵"活动表达爱党爱国情感 展现自信活泼风貌 [1] - 北京北海公园举办"让我们荡起双桨"红领巾歌会 天津开展"喜迎上合来我家乡"主题讲解活动 [1] 入队仪式特色 - 贵州遵义在红军山 苟坝会议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举行入队仪式 新队员学习长征故事 [1] - 江西组织新疆阿克陶县与南昌市经开区少先队员集中入队 促进跨地区交流 [1] 实践教育活动 - 四川成都青少年宫开展"古蜀文明第一课" 浙江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无人机操控与天文讲座 [2] - 安徽合肥设立"职业技能工坊" 提供职业沉浸式体验 [2] - 共青团中央与全国少工委推出"红领巾小百灵——少年唱响新征程"合唱展播活动 [2]
赵一德参加少先队庆“六一”主题队日活动并勉励全省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 珍惜美好时光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陕西日报· 2025-05-30 08:29
少先队工作与教育发展 - 省委书记赵一德参加陕西省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强调少先队员要树立远大志向,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1] - 西安国际港务区实验小学前身为灞桥水流中心小学,有50多年建校史,赵一德详细了解少先队工作开展情况,强调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 [2] -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活动丰富,包括手工制作、农事体验、厨艺比拼、科学小实验等,赵一德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砥砺品格、增长才干 [2] 体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 赵一德观看蹴鞠、旱龙舟等体育比赛,要求学校积极组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 [2] - 赵一德与参加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的少先队员代表交谈,强调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中华文脉和奋斗精神,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政策支持与社会协作 - 赵一德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支持少先队工作,共青团组织要履行全团带队政治责任,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 [3] -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 - 学校、家庭、社会要密切协作,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3]
星星火炬照亮追梦征程——中国少年先锋队五年工作回眸
新华网· 2025-05-25 19:43
中国少年先锋队五年工作成果 政治引领与红色基因传承 - 2021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首次以党中央名义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突出政治属性和红色基因[2] - 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等系列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实地见证乡村巨变,覆盖全国数百万个中队[3] - 推出49期"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强化政治启蒙,清明期间常态化开展"祭英烈"活动[3] - 培养超10万名"红领巾讲解员",通过实践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传承[3] 体制机制优化 -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地方党委负责人担任少工委名誉主任全覆盖[4][5] - 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制定三年实施方案,深化团教协作,省市级少工委主任均由团委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兼任[7] - 全国中小学校100%建立少工委,校外少先队组织覆盖街道社区、青少年宫等场所[7] 服务创新与素质教育 - 上海开设273个爱心寒托班,服务超1万名学生,提供美术、科技等多样化课程[8] - 配合"双减"政策开展公益托管服务,设立"红领巾公益基金"精准帮扶困境儿童[9] - 组织南水北调沿线15城守水护水活动,内蒙古开展走边关实践,江苏少先队员参访国家重点实验室[9] 辅导员队伍建设 -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25年度全国班培训63名少先队工作者[10] - 开展全国辅导员集中培训,设立少先队专项研究课题,举办专业技能大赛[11] - 广东将辅导员纳入教师职称评审,四川落实辅导员与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山东每两年评选100名省级优秀辅导员[12]
“健康+科学”双赋能,潍坊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5-24 21:1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钟玉通讯员殷永强 在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科学素养培育至关重要。在第75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潍坊市基本民生保障服 务中心开展"潍爱童行.坊有未来"活动,携手潍坊市美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潍坊学院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走进于河街办中心小学, 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学"成长之旅,以健康为基石,以科学探索为羽翼,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活动当天,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美生社工精心策划的"童享健康行动"课堂率先开启,围绕"从'小习惯'到'大健康'"主题展开, 为孩子们送上"成长五重奏"。在护牙环节,孩子们认真学习巴氏刷牙法,了解蛀牙预防技巧;洗手课上,"七步洗手法"的教学让细菌无 所遁形;洗脸、洗澡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帮助孩子们养成规律的清洁习惯;行为习惯培养则引导孩子们养成不乱丢垃圾、出门戴口罩等 文明习惯。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收到了洗发沐浴露、牙具套装、毛巾及健康教育手册的"健康礼包"。"以后每天都要认真刷牙!""七步 洗手法我已经记住啦!"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健康知识正逐步转化为实际行动。 与此同时,另一间教室正上演着一场跨越时空的 ...
乡村小学生盯上“校园吉尼斯”
中国青年报· 2025-05-09 06:39
校园吉尼斯挑战赛活动概况 - 活动以"朝气满校园,挑战无极限"为主题,涵盖体育竞技、智力比拼及劳动技能三大类12个项目,包括一分钟跳绳、乒乓球撞墙、速算等赛项 [1] - 第三届挑战赛为期4天,吸引1000余名学生参与,项目数量较前两届增加劳动技能类新项目如"一分钟夹花生""巧手捆书" [1][2] - 比赛设置校纪录机制,例如跳绳纪录从164次提升至230次,速算纪录从19题提升至49题,体现学生能力显著进步 [1][3] 学生表现与成长案例 - 五年级学生刘梓萱通过课后兴趣小组系统训练,跳绳成绩从148次/分钟提升至230次/分钟,增幅达55% [1] - 学生黄浩宇在速算项目中实现成绩从19题至49题的跨越式增长,增幅158%,其自信与沉稳特质得到展现 [1] - 四年级学生贾鑫扬同时获得夹花生冠军(50个/分钟)和定点投篮纪录(12个/分钟),体现多领域才能 [2] 教育创新与特色实践 - 学校首创"劳动成果当奖品"机制,获奖学生可获得劳动基地种植的蔬菜(如大葱、土豆),强化劳动教育价值 [2][4] - 办学理念强调"阳光教育、育灵动少年",通过奥运选手李玉婷等榜样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3] - 活动覆盖德智体美劳全维度,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参赛显著提升精气神与自信心 [3] 社会影响与长期成效 - 活动连续举办3年,从初期家长担忧学业受影响,转变为全校师生广泛认同的教育品牌 [3] - 学校建立种植基地实现教育闭环,农产品既供应食堂又作为奖品,形成"耕耘-收获"价值观传递 [4] - 界首市通过此类创新实践探索五育融合路径,反映区域教育发展的特色化趋势 [2][3]
思政赋能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08 05:23
科学组织话题讨论,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话题讨论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 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讨论话题、组织互动讨论等,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以及道德伦 理问题之后,适时开展进一步的交流探讨,在意见分享和观点碰撞中不断提升价值判断能力。例如,围 绕"教育的起源"这一话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进行梳 理,提炼各理论的不同观点,然后再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以思辨的态度自我探索三种起源论的利与 弊,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引导中完成马克思辩证唯物观的讲授。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教育全过程,既有助于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还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行业规范,在未来工作 中展现出更高的职业操守。为此,各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 力培养既具备过硬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正面典型的方式, 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内生动能,引导他们在模仿、追随榜样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 ...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4-30 08:52
原标题: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始终坚 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这一重要论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对 文化本质的深刻把握,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发 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从 内容上看,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科学以及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是构成文化的主要元 素;从形态上看,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各有其形态、内涵和特点。人类实践活动不仅 决定文化的生成,而且决定其性质和变革。人们以实践活动改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思维和思维 的产物,不同社会形态中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文化是不同的,社会形态变革对文化发展进步产生深远影 响。 文化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其实践主体是人。离开了人,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文学艺术创造、哲 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 于人、落脚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