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对俄罗斯定位混乱

搜索文档
“捏着鼻子”叫爸爸,北约一通马屁换来了啥?
观察者网· 2025-06-26 17:13
北约峰会核心成果 - 北约成员国同意在2035年前将年度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其中3.5%用于核心军费支出,1.5%用于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和网络安全等 [1][3] - 北约计划在2029年对5%军费目标进行中期评估以确保2035年最终实现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峰会结果表示满意,称其为"极为成功的峰会" [3] 特朗普与北约互动 - 特朗普态度转变,明确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共同防御条款,此前曾多次质疑该条款 [5] - 北约秘书长吕特通过提前承诺提高国防预算和公开奉承特朗普换取其支持 [5][7] - 波兰总统杜达等北约领导人公开称赞特朗普推动增加国防开支的成果 [7] 北约内部矛盾 - 峰会宣言仅包含5条内容,远少于2024年华盛顿峰会的38条和2023年维尔纽斯峰会的90条,反映北约内部存在重大分歧 [9] - 西班牙明确拒绝5%军费目标,仅承诺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1%,比利时和斯洛伐克等国也在争取灵活性 [13] - 美国将自身排除在5%军费目标之外,宣言使用"盟国"而非"所有盟国"的措辞为各国留下解释空间 [13] 乌克兰议题变化 - 乌克兰问题在峰会宣言中被淡化,未提及乌克兰入约或"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等以往常见表述 [10] - 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谈50分钟,表示可能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11] - 北约对俄罗斯的定位出现混乱,宣言仅称其为"对欧洲-大西洋安全的长期威胁" [10][11] 军费目标争议 - 智库专家指出5%军费目标缺乏依据,欧洲国家可能陷入"增加开支则美国减少承诺,不增加则被指责"的两难境地 [14] - 分析认为北约成员国实际达成5%目标的可能性极低,未来可能出现更多例外情况 [13][14] - 特朗普的短期满意可能难以持续,军费承诺的实际执行面临政治和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