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

搜索文档
让国宝回家路更顺畅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文物回归实践 - 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在79年后回归祖国 这是中国首次通过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主动追索国际公法无法适用的"历史上流失文物"并成功实现回归的实践 [2] - 子弹库帛书是中国最早的帛书 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 1946年被非法带离中国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研究形成了该文物流失扎实完整的证据链 [2] - 国家文物局于2023年底完成证据链 2024年4月30日向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提交要求返还备忘录 最终实现文物回归 [6] 文物流失历史 -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仅圆明园被劫掠文物就达150万件 [3] - 1937年至1945年 日本劫掠中国文物超过360万件 [3] - 20世纪以来 英国 法国 俄国等国学者通过盗窃 盗掘等手段将大量珍贵文物非法转移至欧美各国 [3] 国际公约与双边合作 - 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4年 1970年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关于文物返还的公约 [2] - 1997年中国加入《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时声明保留收回公约生效前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权利 [4] - 中国与秘鲁 意大利 美国等27个国家签署了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的双边协定 [4] 国际社会新进展 - 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返还国家博物馆系统收藏的殖民时期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移走的所有文物 [5] - 德国博物馆协会要求公开殖民背景文物目录并开展来源调查 [5] - 2022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发布《基于道德返还的价值和原则声明》提出按道德标准处理收藏品 [5] 中国近期成果 -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59批次2310件(套)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4] - 2024年6月《青岛建议书》发布 为破解文物追索返还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5] - 中方在子弹库帛书追索过程中将文物返还与推动中美博物馆长期合作相结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