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堂

搜索文档
京藏“双师课堂”赋能西藏教育发展
新华社· 2025-08-14 22:05
教育援藏模式创新 - 京藏"双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由北京市第十中学与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共同开展物理课程教学[1] - 教学模式采用两地教师协同授课方式,北京教师负责案例引导,拉萨教师负责基础概念讲解和教具演示[1] - 单节课筹备周期达两周,涉及课前备课、课中协作、课后反思全流程,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理念[1] 教育援藏实施规模 - 第十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覆盖西藏7市(地)21所学校,涉及17个省(市)471名教师参与支援[2] - 项目建立区内外教师双向交流机制,包含中途轮换制度保障持续支援[2] - 硬件设施投入成效显著,部分西藏学校设施水平已超越北京地区[2] 教育援藏战略转型 - 教育援藏从"输血式"支援升级为"造血式"培养,重点提升本地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素养[1] - 创新形式包括送教下乡、访学交流、线上国学诵读等多元化协作模式[1] - 长期目标为打造可持续的本地化教育体系,推动西藏基础教育高质量自主发展[2]
北京密云召开“双师课堂”项目推进会
北京商报· 2025-05-13 19:28
双师课堂项目推进 - 北京市密云区召开"双师课堂"项目学校工作推进会 会议内容包括资源型双师教学观摩 市区合作办学双师教学观摩以及解读《密云区关于推进"双师课堂"工作指导意见》[1] - 密云区教育委员会发布指导意见 深入研究探索三种"双师课堂"应用模式 包括跨区分校和合作办学模式 城乡共同体和学区互补模式 以及乡村地区"一校带多校"模式[3]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 -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密云学校教师与猿辅导旗下"飞象星球"虚拟老师共同授课 为学生带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 探讨"校园里的智能助手"并深入讲解AI技术应用场景[3] - 飞象人工智能通识课是国内第一款落地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也是首个贯穿中小学全学段的系统化AI通识教育解决方案 包含L1感知层32个互动体验 L2应用层96个真实项目 L3开发层高阶开发模组[4] - 该课程已在全国25个省份 1342所学校落地实施[4] 教育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通识课被视为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 能够扩充学生知识量并拓展学习兴趣面 弥补传统信息科技学科仅能简单教授计算机知识的不足[3] -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教育创新 北京市发布《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 为AI教育产品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