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今交融
icon
搜索文档
罨画池:存续千年的西蜀名园
四川日报· 2025-07-04 06:57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夏至已过,《陆游·梦回罨画》夜游剧演出的开始时间,从晚上8时 调整至晚上8时30分。这场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以崇州罨画池的宋代历史为基底,结合崇州千年 巨变的创作背景,融入演艺、水幕电影、数字光影等技术,带领观众开启一场"历史穿越"。夜游 剧的出现,把罨画池的夜晚打开在游客面前,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实际上,这座始建于唐代、存 续千年的西蜀名园,近年来不断尝试"破圈""出圈",解锁"古今交融"的新方式。追"古"这里曾是 陆游的后花园罨画池博物馆位于崇州中心城区,馆外的烟火人间和馆内的千年文脉,默契相融。 博物馆的核心景点,由罨画池、陆游祠和州文庙三部分组成,如今这三处古建筑都是国家级文物 保护单位。其中,罨画池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官署园林,始建于唐,为历代州署后花园。 南宋时期,陆游出任蜀州通判,居住在罨画池。在蜀州期间,他写下了100多首描写当地风物的诗 作。讲解员刘旭东说,陆游初到蜀州写诗《夏日湖上》,末句为"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 州",这是陆游对蜀州的高度赞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后人在罨画池博物馆内修建了专 门的陆游祠。"罨画池的名字从何而来?刘旭东介绍,"罨 ...
当千年石像与金黄麦浪“同框”(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河南巩义北宋皇陵永熙陵的石刻造像与农田自然融合,形成独特的历史与现代农业景观[1] - 石刻造像未采用传统保护罩方式,因高温不通风会加速老化,当地探索出科学保护路径[2] - 通过划定保护区、控制耕作深度、采用生态农业等方式实现文物安全与生产生活平衡[2] 文旅产业发展 - 当地依托现代风景与古老文物"同框"的独特景观发展旅游产业[2] - 实现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多赢局面[2] - 历史文化遗产如孔庙、长城、宋陵等正日益鲜活地融入当代生活场景[1] 社会文化价值 - 宋陵麦收与石刻造像同框的图景展现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2] - 广袤神州大地上历史文化遗产正以可触可感的方式活化[1] - 该模式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