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照明发展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完善中轴线15个遗产点照明提升
新京报· 2025-10-21 17:20
《规划》提到,到2030年,北京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照明年节电1.62亿度、节碳12.75 万吨;新、改、扩建道路功率密度值(LPD)达标率100%;原有道路达标率不小于90%;景观照明传统光 源的替代率100%;加强景观照明色彩管控,严格按照本规划色彩要求进行设计方案审查和工程验收; 道路照明实现智能控制率达80%以上;节能产品使用率达90%以上;综合亮灯率达到98%以上;提高绿 电的使用比率。 例如,"十五五"期间,北京将组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进行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及时更换15年以上的景观 照明设施。保障树木安全基础上补充东西两侧树木挂树灯,确保灯具安装稳固、线路规范隐蔽并做好防 水、防漏电等安全防护。适度增补远景建筑照明,消除视觉暗区,呈现庄重和谐、沉稳壮阔的天安门广 场地区形象。有序推进实施照明增补、节能改造工作,如对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台、观礼台、金水桥 等开展老旧光源改造提升。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将由东西两侧向天安门中心渐亮渐暖,彰显庄严有序的"礼仪光轴"。着重提升重点 建筑的夜间辨识度,打造大气庄重、秩序井然的首都夜景界面。 "十五五"期间,传统中轴线,即钟鼓楼-永定门段,将完善15 ...
本市将打造“夜京城”十四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05:14
城市照明发展规划总体结构 - 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城市夜景总体结构,其中“一核”指首都功能核心区,“两轴”指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四环”为二环至五环,“多点”指中心城区以外的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 [2] - 在卫星遥感与航拍视角强化“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的夜间空间特征,形成独具辨识度的城市轮廓 [1][2] - 对天安门广场地区进行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及时更换15年以上的景观照明设施,并适度增补远景建筑照明以消除视觉暗区 [2] 重点区域夜景提升工程 - 传统中轴线(钟鼓楼-永定门段)将完善15个遗产点的照明提升,并结合重大活动设置主题灯光 [3] -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将由东西两侧向天安门中心渐亮渐暖,打造庄严有序的“礼仪光轴” [2] - 提升什刹海区域、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坝河二期的夜间环境,例如什刹海将形成“海纳雅韵,灯漪荷舟”的夜景画卷,永定河规划步行、观光火车和船游三条观赏线路 [3] - 长城(八达岭、居庸关)将呈现“烽火流辉处,星河入梦来”的夜景气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模式并增加夜游活动节点 [3] 夜京城特色场景打造 - 提炼“夜京城”十四景,分为“看城市”、“看历史”、“看山水”、“看风景”四类视角廊道 [1][4][5] - “看城市”场景包括香山香炉峰向东俯瞰北京全景、首都国际机场航线俯瞰等4处远眺类场景 [4] - “看历史”场景包括景山公园向北俯瞰中轴线、鼓楼远眺中轴线等4处串联非遗点和历史古迹的场景 [4] - “看山水”场景包括昆明湖岸远眺佛香阁、俯瞰燕山八达岭长城等3处自然山水景观 [5] - “看风景”场景包括建国路近看CBD核心区、京昆线看首钢大桥等3处城市门户节点 [5] 夜经济IP与游线规划 - 打造“夜京城”IP矩阵,推出“夜京城·水韵”、“夜京城·园影”等夜经济场景 [6] - “夜京城·水韵”选择亮马河、大运河等水系开展夜游,形成夜间经济的“蓝色动脉” [6] - “夜京城·园影”选择景山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名园绿地,激活公园空间夜间消费活力 [6] - 规划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游线、美食观光巴士游线、大运河夜航漫步游线等特色夜游线路 [6] 绿色节能与智能化照明 - 分步实施全市路灯节能改造,将LED光源应用率从60%提高到90%,到2030年城市照明年节电1.62亿度、节碳12.75万吨 [7] - 景观照明传统光源替代率达100%,道路照明智能控制率达80%以上,节能产品使用率达90%以上,综合亮灯率达98%以上 [7] - 新增“重大活动保障”照明模式等级,与平日、一般节假日、重大节假日共同构成4个等级,开启时长和模式可根据季节、天气、客流动态调整 [7] 全龄友好与暗夜保护 - 结合城市环境整治推进慢行系统道路照明改善,在老年社区、儿童活动区增设低位照明和应急指引标识 [8] - 建设“暗天空保护区”,在天然暗天空基础好的点位开展星空露营、自然观星等低干扰夜游活动,永定河生态文化带将采用低干扰照明并严格控制光污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