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交止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中东局势螺旋式升级
新京报· 2025-06-23 07:08
军事行动概况 - 美军于6月22日对伊朗三处核设施(福尔多、纳坦兹、伊斯法罕)发动打击,特朗普宣称行动"非常成功"且所有飞机已撤离伊朗领空 [1] - 行动动用超过125架飞机(含B-2隐形轰炸机)和75枚精确制导弹药(含14枚GBU-57钻地炸弹),初步评估显示三处核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4] - 美国通过外交渠道向伊朗传递信号称此次打击是"全部计划",分析认为其意图为"点到为止"的施压而非深度介入 [5] 美国战略动机 - 美国态度从初期观望(6月19日称两周内评估动武)转为突然行动,可能因伊朗防空薄弱、施压核问题让步及国内/以色列游说等多重因素驱动 [2][3] - 打击目标选择具有针对性:福尔多核设施位于地下90米,常规武器难以触及,突显技术优势 [4] 伊朗潜在反应 - 伊朗议会代表称福尔多设施地上部分受损但可修复,未报告核辐射威胁,强调将决定"何时及如何"报复美国 [6] - 报复选项包括:打击中东美军基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影响全球1/3海运原油贸易),胡塞武装亦威胁袭击红海美军舰船 [7] - 分析参考2020年苏莱曼尼事件后伊朗"有限报复"模式,但当前局势不确定性更高 [7] 国际外交动态 - 中方谴责美国违反联合国宪章,呼吁停火谈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唯一出路是外交" [1][9] - 伊朗外长指责美以连续破坏外交进程(原定6月15日美伊核谈及6月20日欧洲磋商),欧洲国家仍呼吁伊朗重返谈判桌 [9] - 美国国内出现反对声浪,批评特朗普未经国会授权使美国卷入战争风险 [8]